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擊分享本文:
2014-12-18 | 標簽:HTML5| 來源:搜狐it
文/企鵝生態
盡管張小龍本人也承認對HTML5游戲在微信中的傳播進行了限制,但這并不妨礙HTML5游戲的快速崛起。
在企鵝生態接觸的開發者中,HTML5移動游戲開發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方向:幫助企業做營銷、賺代開發錢的輕度HTML5游戲;押寶未來,寄望道具收費的中、重度HTML5游戲。
支撐后種理念的最主要邏輯是:在PC上,網絡游戲市場最終在端游外,形成了網頁游戲,而手機端在App之外,隨著HTML5技術和手機性能的發展,也將會在App游戲外,再出現一個量級差不多的HTML5移動游戲市場。
目前來看,輕度HTML5游戲已經在快速賺錢了,重度HTML5移動游戲雖總體仍存在于紙面上(也有H5游戲通過QQ空間獲得百萬月流水了),而互聯網巨頭們包括小米基于MIUI、騰訊基于QQ空間、QQ瀏覽器等,已經開始紛紛在這個領域加碼。
輕度H5游戲開發者認為:HTML5游戲消費的是手機端富余流量,利用的是用戶的碎片時間,這很難支撐做道具收費的中度、重度手機游戲。
比如在圈內很有名的H5游戲開發公司磊友,如今就已全面轉向為企業服務、賺TO B錢的輕度H5游戲。
磊友CEO趙霏就認為,對H5游戲爆發已經等了很多年,但仍沒有實現。PC平臺的7k7k和4399等小游戲平臺已經證明游戲的廣告流量價值,利用微信做社交傳播的輕度HTML5移動游戲更有前景。
據了解,在《圍住神經貓》后,很多企業都希望在H5游戲中植入品牌進行營銷,且付出的開發費用不低。有開發者透露,目前H5小游戲開發報價穩定在數萬元,但對于開發者來說,其工作量其實很低,兩三個人,十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開發。
而另有開發者表示,HTML5移動游戲開發工具、素材已非常豐富,很多時候,甚至將游戲換個皮就交給客戶了。實際上,目前來看,輕度H5游戲開發正逐漸向微信公眾號、企業移動網站代開發靠攏,重合度越來越高。
重度H5游戲開發者則認為,HTML5對手機游戲產業帶來的變革是根本性的,中度、重度H5游戲爆發的技術障礙已經愈發減少。而未來手游市場將出現App與H5分庭抗禮的狀況,其中App以大型3D手游為主,而H5游戲則是常規形態。
有開發者甚至比較樂觀的認為,首個依靠道具收費賺錢的H5游戲最早在今年春節就會出現,而一旦出現爆款游戲,所有的CP都將跟上,HTML5移動游戲真正的爆發也將開始。
作為這一觀念的堅定支持者,HTML5移動游戲開發引擎“白鷺”的聯合創始人張翔就表示:中度、重度H5游戲爆發的客觀條件已經成熟了,引擎目前已經可以實現類似《全民飛機大戰》的彈幕射擊、卡牌等類型的游戲開發,在明年就可以支撐《刀塔傳奇》量級的游戲開發。
張翔認為,H5游戲給手游市場的變革是更深層次的,H5游戲將打破傳統應用分發渠道的強勢地位,形成任意App的富余流量有效變現,比如未來陌陌、微博、墨跡天氣等App都可以增加一個模塊,實現HTML5游戲的流量變現,這正是網頁游戲的聯運玩法。
巨頭正從底層爭奪HTML5移動游戲標準
相比于投資價值不高的輕度H5游戲開發者,互聯網巨頭顯然對代表未來方向的重度H5游戲開發更感興趣,而在市場在早期階段時并沒有什么優質CP給巨頭投資,所以互聯網巨頭們更樂于進行圈地和標準制定。
對于巨頭的早期關注,有從業者這樣指出:巨頭對用戶的行為數據積累更豐富,很了解用戶流量消費方向的轉移。尤其是小米,其在硬件和通信領域有耕耘,對手機硬件的成熟、4G通訊技術的發展有著精準的判斷,而這兩項技術發展其實是H5游戲爆發的先決條件,所以小米也對HTML5中、重度游戲開發最看好。
而小米確實出招最早,今年拿出千萬美金投資上文的白鷺引擎,將白鷺引擎的運行環境放入到所有小米的手機、平板和MIUI當中,而同為雷軍系的獵豹移動旗下的瀏覽器、清理系列大師產品也將開始利用HTML5游戲做流量變現。
騰訊最近也推出了X5瀏覽器內核,HTML5游戲標準也是其關注的方向。而QQ空間實際已在利用其富余流量聯合CP做HTML5游戲變現,曾李青投資的一家CP就通過“玩吧”獲得了每月百萬量級的流水。
對傳統手游規則的最大受益者——應用分發市場來說,面對可能打破規則的H5游戲,則也動作頻頻,包括360手機助手、騰訊應用寶也都在關注這一領域。
騰訊應用寶的負責人林松濤此前在接受企鵝生態采訪時表示,基于H5技術的成熟,應用寶正在做游戲產品的內容外顯,將手機游戲部分內容,比如第一關,直接呈現在應用市場中試玩。
360手游事業副總經理姜祖望也表示,我們也在跟進HTML5移動游戲,擁有目前流量最大的HTML5游戲頁面(u.360.cn),但鑒于整個市場還不成熟,也是邊走邊看。
最后總結下:在《神經貓》這個爆款之后,H5游戲爆發已經不再是設想,而是事實,但爆發的只是輕度H5游戲。至于中度、重度H5游戲何時真正爆發還真沒人知道,但互聯網巨頭們顯然正在為此做著準備。
些天,微信再次對外釋放了強勢進軍移動辦公的信號,微信將會推出企業版微信,試圖讓用戶徹底將工作與生活區分開。無獨有偶,就在企業微信發布后不久,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微軟、云適配、英特爾、華為、科大訊飛、金山等多家全球知名企業及研究機構籌備發起了“中國企業級HTML5產業聯盟(簡稱H5聯盟)”,同時國內Html5技術領航者云適配還發布了國內首個移動辦公瀏覽器Enterplorer,向移動辦公吹響了沖鋒號。
大家都清楚,企業微信的推出實則是因為阿里釘釘、藍信等移動辦公平臺在企業端對騰訊構成了威脅,盡管微信已經推出了企業微信號,但是并沒有阻擋住其他移動辦公平臺的進攻,故而微信又不得不推出企業版微信。但是微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Html5又殺了進來,移動辦公又將掀起一股新的漩渦。
To B在中國市場從未受到如此高的關注度
可以這么說,過去幾十年,中國的互聯網公司一直都在關注消費者互聯網市場,也就是大家常說的To C市場。一方面由于技術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由于資本市場的原因,國內互聯網過去的To B市場一直被微軟、IBM、甲骨文等美國巨頭所霸占。但是從2015年開始,越來越多的力量開始進入到移動辦公市場,這一年也被稱作是中國企業級市場的元年,而2016年將會是移動辦公市場全面爆發的一年,當前的移動辦公市場格局也正在呈現這樣的態勢。
1、五大力量混戰
隨著萬眾創新,全民創業日漸流行,中國的企業數量變得越來越多,那么為企業提供服務自然也就成為了一塊大肥肉。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辦公也就成為了一種大趨勢,這也引來了各個領域的力量。
第一股力量是來自于微軟、甲骨文等國際巨頭,他們通過基于過去在傳統PC時代積累了足夠的企業級服務經驗和客戶基礎,同時他們也擁有更強大的資本實力。
第二股力量則來自于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其中以阿里和騰訊是最典型代表。阿里在來往挑戰微信失敗之后,借助阿里釘釘在企業領域獲得了不錯的增長,隨后騰訊微信推出企業號、QQ推出騰訊企點,成為移動辦公市場兩支不可忽視的力量。
第三股力量來自于移動辦公領域的創業者,諸如紛享逍客、云適配等,由于移動辦公市場是一個全新的市場,也需要時間來部署,這就給創業者們留下了市場機會與空間。
第四股力量來自于傳統行業企業,諸如中國電信聯合網易打造了易信,也在悄然布局企業級市場,而聯通則聯合360戰略投資藍信,全面向移動辦公市場進軍。
第五股力量來自于國內過去在PC端的企業級服務商,諸如用友、金蝶等辦公平臺,他們同樣在PC時代積累了一定的企業級服務經驗和客戶基礎。
2、資本市場開始迷戀To B
過去資本市場基本上都只投To C的消費互聯網創業,有一家企業級的創業公司獲得了融資在圈內都可以稱作是爆炸性的新聞。
一個最明顯的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的企業級服務市場正在受到資本市場非常高的重視。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企業級服務領域的創業公司有259家,其中在本年獲投的有56家,占比22%。而到了今年,隨著企業微信的高調入局,資本市場對于移動辦公的關注度更是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移動辦公作為企業級市場最為核心的一塊內容,受到資本方的重視也就順其自然。曾經成功投資YY、迅雷、UC等科技企業的晨興資本合伙人劉芹,在領投云適配B輪融資的時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何資本市場會如此看好企業級市場,他說:“中國To B市場目前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比如勞動力紅利正在消失,企業對IT自動化有了更高要求,期望用移動互聯網手段來解決企業的生產效率問題,運行效率問題。看到這個背景,晨興資本也把注意力放在了2B市場上,但是我們希望能找到一家擁有更大的競爭力,能為企業提供差異化創新技術的公司,這時候我們找到了云適配。”
3、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市場呈兩極分化態勢
在整個移動辦公服務市場,其實正在形成兩種格局態勢:一種是服務于廣大的小微企業,這類平臺在移動辦公的專業性以及安全方面會有所缺失,他們講究的是快捷、便利,所以功能及服務自然相對簡單。如果從市場份額的角度來看,目前還沒有哪一家占據絕對的優勢;但是如果從造勢上來看,目前阿里釘釘與騰訊微信在勢頭上普遍要蓋過其他移動辦公平臺,尤其是企業版微信,來勢洶洶。
而在大中型企業市場,由于大中型企業對移動辦公的專業性要求十分高,且對安全也有著極高的要求。此外,大中型企業往往在PC端擁有多個不同的辦公系統,如果全面轉向移動辦公,就必須重新花費巨大的時間、金錢來打造移動辦公平臺,這也是所有大中型企業所不愿意的。
據移動信息研究中心《2014-2015企業移動信息化市場研究報告》顯示,79%的用戶選擇”在原有的信息化系統”上進行“移動化”升級,僅有21%的用戶選擇“重新獨立建設新的移動信息化系統”;在實際部署中,61.6% 的用戶選擇“基于現有系統能夠實現移動化升級的優先部署,再考慮其它系統。”
因此,整個移動辦公市場專注于為大中型企業提供移動辦公服務的平臺就非常少,大部分平臺都是在為小型企業提供服務。
Html5殺入,會對整個移動辦公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提到Html5,可能很多人都會清楚地知道它的優勢,開發成本低、天然跨屏等,當然Html5也會有它的不足,比如瀏覽器兼容問題等,而今天Html5的應用也變得越來越廣泛。那么,云適配基于Html5技術所打造的企業級瀏覽器Enterplorer和Enterplorer Studio將會對移動辦公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大中型企業移動辦公市場,Html5將刮起龍卷風
前面我們已經論述到,移動辦公平臺大中型企業市場與小微企業市場實際上處于兩級分化態勢,以阿里釘釘、微信企業號等為代表的平臺都將目光瞄準了小微企業市場,但是大中型企業市場由于專業性、安全度要求極高,卻鮮有企業介入,基于Html5技術的企業級瀏覽器Enterplorer則首先對大中型企業移動辦公市場發起了沖擊。
先從效率的角度來看,對于諸多大中型企業來說,要打造移動辦公平臺,如果是自己開發移動APP,由于APP開發接口API繁瑣,導致后臺改造風險高,可能造成數據丟失、系統癱瘓,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
Enterplorer據說能快速實現對企業原有B/S結構的PC端業務系統的移動化,讓企業一周就能快速跨入移動辦公時代,它無需原有系統提供任何API、也無需改造企業系統后臺,通過自主創新的瀏覽器內核,借助雙渲染引擎技術,對同一個網頁完成兩個不同交互界面(PC頁面+移動頁面)的渲染,從而實現了在移動端復用PC端現有業務流程以及后臺數據。
然后從成本角度來看,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他們在PC端往往具備多個辦公系統,這就要求為每個辦公系統打造一個移動APP,人力成本、服務器成本、運營成本無形之中就比過去增加了數倍。Enterplorer只需要對同一個網頁完成兩個不同交互界面(PC頁面+移動頁面)的渲染,就能實現企業辦公移動化,這大大節省了企業移動辦公的開發成本和運營成本。
再次從便利角度來看,對于企業來說,自己開發移動辦公APP,需要給不同的辦公系統打造不同的APP,最終企業各個移動辦公平臺彼此之間都分開獨立,不利于企業內部信息流通。
Enterplorer統一了PC辦公和移動辦公,也就是能夠將所用辦公系統統一入口,用戶一次登錄即可訪問企業所有辦公系統,同時也能夠實現應用消息推送、即時通訊一體化的使用體驗。最為便利的是,Enterplorer通過基于跨平臺的瀏覽器內核Redcore,可適配所有主流安卓、iOS以及Windows 10系統,一次開發,隨處運行。
最后從安全角度來看,安全是對于大中型企業來說,是他們的命脈所在,所以很多大中型企業都不會把自己的移動辦公交給其他移動辦公平臺,他們擔心企業核心數據的泄密。Enterplorer通過內置安全沙箱、緩存加密、Cookie加密、VPN安全通道,可隨時隨地安全訪問內網,同時避免侵犯個人隱私,有效保證企業數據安全。
諸如中國普天、中國化工、金龍集團、金山軟件、科大訊飛、光明網等大中型企業都已經開始采用云適配基于Html5技術打造的Enterplorer,這也不難看出他們已經受到了大中型企業的高度認可。而微軟、英特爾、華為、科大訊飛、金山等巨頭紛紛聯合成立H5聯盟,也足以看出大中型企業對于Html5技術在移動辦公應用的重視,由此可見,Html5技術的應用對于大中型企業辦公將會是一股沙塵暴。
二、小微企業移動辦公市場,Html5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全國小微企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全國小微企業的數量占比已經高達94.15%。小微企業占據了國內企業數量的大頭,但是基于Html5技術的企業級瀏覽器Enterplorer對于他們卻幾乎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一方面,這些小微企業可能就幾個乃至幾十個員工,他們當中的相當一部分過去在PC辦公時代也不會使用辦公系統,可能企業內部建立一個QQ群就成為了辦公交流的平臺。到了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他們也可能建立一個企業內部微信群就解決了移動辦公溝通問題。即便有更高層次的移動辦公需求,使用一個微信企業號、阿里釘釘等之類的移動辦公產品也就基本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了,也用不上企業級瀏覽器Enterplorer。
另一方面,小微企業本身對于移動辦公就沒有那么高強度的需求,再加上小微企業由于資金實力有限,為節省更多的支出,他們自然也就不愿意花錢去購買一個企業級瀏覽器Enterplorer。而即便是小微企業要打造自己的移動辦公平臺,也不需要付出太高的成本。
所以說,在小微企業的移動辦公市場,Html5只會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也吃不下這個市場,這個市場最終是阿里釘釘、企業微信以及其他一些移動辦公平臺的菜。
綜上所述,國內的移動辦公市場已經成為了巨頭與創業者們競爭追逐的一塊大肥肉,資本市場對于它的關注度也上升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Html5的殺入,在大中型企業移動辦公市場將會刮起龍卷風,但是在小微企業所能夠刮起的風級力度已經非常小了。
作者:劉曠,以禪道參悟互聯網、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學院】,BAT實戰派產品總監手把手系統帶你學產品、學運營。
我們完成了移動互聯網的更新和過渡
那之后的十年,
會是虛擬現實登上舞臺嗎?
今天三星發布了 Samsung Internet for Gear VR。簡單點說,這是一款適配三星虛擬現實眼鏡 Gear VR 的瀏覽器,可以為用戶提供更有沉浸感的上網體驗,你可以在 Gear VR 里瀏覽網頁、觀看 360 度全景視頻、3D 視頻和 HTML5 視頻等等。輸入方面,這款瀏覽器支持語音和虛擬鍵盤 Gaze 模式。在 Gaze 模式下,如果你要在瀏覽器里打字,只要盯著虛擬鍵盤上的按鈕不動就可以了。
把瀏覽器搬到虛擬現實里,三星現在做這件事看起來還很原始。你會發現它只是試圖粗暴地把 PC 時代里的上網體驗強行遷徙到 VR 設備上,因此效果可能不會太好。比如所謂的 Gaze 模式,在很多 VR demo 里我體驗過不少,結論是這種使用眼睛盯住一個地方的輸入方式挺有違和感的,不太自然,不如用手一指的方式來得舒服。
不過雖然如此,我還是很為這件事感到高興。因為這至少說明了有大公司愿意開始嘗試這件事了。今天,三星可能只是在做一款適合 VR 的瀏覽器,但這件事更大的意義在于,它在嘗試解決如何在虛擬現實里上網這個問題。
瀏覽器在很長的一段歷史里定義了我們上網的方式。互聯網對絕大多數用戶而言,瀏覽器可能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產品——而非操作系統。因為瀏覽器是人們接入互聯網最高頻的入口。操作系統只是 PC 的基礎,普通人對互聯網的第一印象始于——打開一個瀏覽器,然后開始瀏覽不同的網站。
在移動互聯網里,瀏覽器這種統一入口的能力被削弱了不少,一個個單獨的 APP 把原本瀏覽器集中的大流量分割成了碎片化的零散流量,沒有人會愿意繼續在不大的手機屏幕里打開瀏覽器、輸入地址欄。但如果換一種更宏觀的視角來看,手機的操作系統其實就相當于 PC 時代的一個瀏覽器——把 PC 瀏覽器里的網站抽象出來,就變成了手機操作系統里的一個個 APP,比如淘寶、知乎、豆瓣等等。也就是這時,移動互聯網里的 “瀏覽器”,名字其實叫做 iOS、MIUI、Smartisan 等等。
1990年,Tim Berners-Lee 寫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瀏覽器。如果把2007年蘋果發布第一代 iPhone 當做移動互聯網的元年,人們上網方式發生的第一個大變化是從 “瀏覽器-網頁” 過渡到 “操作系統-APP” 形式,這中間只隔了17年的時間。這種上網方式發生變化最本質的原因是計算設備的升級和進化,比如從 PC 進化到智能手機。
從智能手機過渡到虛擬現實設備,移動時代以 APP 形式為核心的上網方式可能又會發生一次大變化。業內人士大多數相信2016年會成為VR的元年,第一次變化用了17年的時間,第二次變化周期照道理來說又會變得更短,而07年到15年已經過去了8年 的時間,所以——下一個十年,新的上網方式應該就能被重新定義完整。
這一個十年,人們需要的新的上網方式應該是怎么樣的?如果瀏覽器定義了新的上網方式,移動時代也誕生出了手機操作系統這樣一個適應新計算平臺的 “瀏覽器”,下一個十年內,能夠定義 VR 上網方式的 “瀏覽器” 又會是什么?
我來不負責任的腦洞大開下。
首先,新的上網方式和新的上網體驗,肯定和設備本身的特點是強相關的。VR 設備相比智能手機和 PC,能夠提供的上網體驗最大的優勢和區別在:沉浸式體驗;沒有限制的內容邊框,你可以自由旋轉 360 度視角;VR 的交互界面是三維的,手機和 PC 能夠提供的入口,無論是瀏覽器還是 APP,界面都是二維的;
基于這些特點,VR 里的上網方式也許會是這樣,拿電商亞馬遜舉例,
在虛擬現實里,亞馬遜可以是一座商場大樓,Netflix可以是一座電影院,閱讀網站可以是一座圖書館,豆瓣可以是一個擠滿了人的廣場。
這些網站組成的上網體驗在 VR 里還可以被更個性化的進行定制——在 PC 時代,你打開瀏覽器瀏覽網頁,你可以把你喜歡的、最經常訪問的幾個網站設為書簽保存起來;在移動時代,你下載應用后,可以把你喜歡的、最經常用到的 APP 放在手機第一屏里;在 VR 里,你可以把你最喜歡逛的 “建筑” 按自己意愿排列組合在一起,逛完亞馬遜的商場后隔壁就是 Netflix 家的電影院,圖書館的旁邊有一個叫做豆瓣的廣場……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來 Altspace。這家專注于 VR 社交的公司創造出了一個可以多人在線的虛擬世界,你在這個世界里會有一個阿凡達一樣的替身(目前人物形象看起來還是很粗糙的幾何體,不過這不重要),可以進入電影院里和別人一起看電影,在沙發上和別人看電視,廣場上還有一棵很好玩的樹,樹上每個葉子擺放的位置不同就有不同的音調,每天路過廣場的人都會把葉子重新排列,讓樹發出不同的音樂曲調……
這樣一塊虛擬的空間,給予了用戶在以往的 PC 和移動時代都感受不到的新的網絡社交體驗。如果還能配合上我們提到的具有服務屬性的亞馬遜商場,這個虛擬世界能提供的上網體驗就更完美了。
而虛擬現實營造出來的這個豐富復雜的虛擬世界,其實就是那個最能完美定義 VR 上網方式的 “瀏覽器”。
作者: Retric
來源:http://36kr.com/p/5040456.html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