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第5章:系統開發基礎
【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開發模型(★★★★★)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有:給定情景描述或特點描述,指出對應的開發模型;給出特點的開發模型,判斷描述的正誤;對于統一過程,判斷具體任務完成的階段;對于敏捷開發方法,判斷描述正誤和一些特點的歸屬。
【要點分析】
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將軟件生存周期中的各個活動規定為依線性順序連接的若干階段的模型,包括需求分析、設計、編碼、運行與維護。
瀑布模型的特點是容易理解,管理成本低,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成果產物,各個階段有明顯的界限劃分和順序要求,一旦發生錯誤,整個項目推倒重新開始。
適用于需求明確的項目,一般表述為需求明確、或二次開發,或者對于數據處理類型的項目
2、V模型:強調測試貫穿項目始終,而不是集中在測試階段。是一種測試的開發模型。
3、噴泉模型:典型的面向對象的模型。特點是迭代、無間隙。會將軟件開發劃分為多個階段,但各個階段無明顯界限,并且可以迭代交叉。
4、原型模型:典型的原型開發方法模型。適用于需求不明確的場景,可以幫助用戶明確需求。
5、增量模型: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實現的迭代特征,可以有多個可用版本的發布,核心功能往往最先完成,在此基礎上,每輪迭代會有新的增量發布,核心功能可以得到充分測試。強調每一個增量均發布一個可操作的產品。
6、螺旋模型:典型特點是引入了風險分析。結合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的優點,最主要的特點在于加入了風險分析。它是由制定計劃、風險分析、實施工程、客戶評估這一循環組成的,它最初從概念項目開始第一個螺旋。屬于面向對象開發模型,強調風險引入。
7、統一過程(在軟件設計師考試中UP、RUP都指統一過程):典型特點是用例驅動、以架構為中心、迭代和增量。統一過程把一個項目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
構思階段 :包括用戶溝通和計劃活動兩個方面,強調定義和細化用例,并將其作為主要模型。
細化階段 :包括用戶溝通和建?;顒樱攸c是創建分析和設計模型,強調類的定義和體系結構的表示。
構建階段 :將設計轉化為實現,并進行集成和測試。
移交階段 :將產品發布給用戶進行測試評價,并收集用戶的意見,之后再次進行迭代修改產品使之完善
8、敏捷開發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適用于小團隊和小項目,具有小步快跑的思想。常見的敏捷開發方法有極限編程法、水晶法、并列爭球法和自適應軟件開發方法。
(1)極限編程是一種輕量級的開發方法,它提出了四大價值觀:溝通、簡單、反饋、勇氣。五大原則:快速反饋、簡單性假設、逐步修改、提倡更改、優質工作。十二個最佳實踐:計劃游戲、隱喻、小型發布、簡單設計、測試先行、重構、結對編程、集體代碼所有制、持續集成、每周工作40小時、現場客戶和編碼標準。
(2)水晶法強調經常交付,認為每一種不同的項目都需要一套不同的策略、約定和方法論。
(3)并列爭球法的核心是迭代、增量交付,按照30天進行迭代開發交付可實際運行的軟件。
(4)自適應軟件開發的核心是三個非線性的,重迭的開發階段:猜測、合作、學習。
【備知識點撥】
1、掌握常見開發模型的特點,能夠加以區分;
2、掌握統一過程的4個階段的任務;
3、了解敏捷開發設計到的原則。
知識點2、軟件開發方法(★)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是描述某種使用情景,要求考生判斷適用的開發方法,或給出開發方法,判斷描述的正誤。
【要點分析】
1、結構化開發方法特點:用戶至上,嚴格區分工作階段,每階段有任務和結果,
強調系統開發過程的整體性和全局性,系統開發過程工程化,文檔資料標準化,
自頂向下,逐步分解(求精)。
2、原型開發方法:適用于需求不明確的情況。
3、面向對象開發方法:更好的復用性,關鍵在于建立一個全面、合理、統一的模型,分析、設計、實現三個階段,界限不明確。
4、面向服務開發方法:面向對象更高標準的抽象。
【備知識點撥】
1、掌握不同開發方法的特點并加以區分。
知識點3、需求分析(★)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考查方式主要有:給定需求描述判斷其需求分類;給定概念描述判斷正誤;指出需求分析的任務、成果產物、工具。
【要點分析】
1、需求分析的任務是解決做什么的問題。
2、需求的分類:
(1)功能需求-考慮系統要做什么,在何時做,在何時以及如何修改或升級。
(2)非功能需求:考慮軟件開發的技術性指標,例如存儲容量限制、執行速度、響應時間及吞吐率等。
(3)設計約束:除了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以外的需求,例如操作系統限制、開發語言限制等。
3、需求分析的工具有判定表、判定樹、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
4、需求分析的產物有:需求規格說明書SRS。
【備知識點撥】
1、了解需求分析的任務、工具、產物等有哪些;
2、掌握需求分析的分類。
知識點4、軟件設計(★★)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主要考查形式有:給出軟件設計相關描述(概念、原則等)判斷正誤;或給出一些情景描述指出其內聚類型或耦合類型。
【要點分析】
1、軟件設計的任務是解決怎么做的問題。軟件設計包括體系結構設計、接口設計、數據設計和過程設計。
過程設計:系統結構部件轉換成軟件的過程描述。
結構設計:定義軟件系統各主要部件之間的關系。
接口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軟件內部,軟件和操作系統間以及軟件和人之間如何通信。
數據設計:將模型轉換成數據結構的定義。好的數據設計將改善程序結構和模塊劃分,降低過程復雜性。
2、系統方案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各部分的詳細設計兩個方面。
系統總體設計:包括系統的總體架構方案設計、軟件系統的總體架構設計、數據存儲的總體設計、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方案設計等。
系統詳細設計:包括代碼設計、數據庫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處理過程設計等。
3、軟件設計的原則:高內聚、低耦合
(內聚性)
偶然聚合:模塊完成的動作之間沒有任何關系,或者僅僅是一種非常松散的關系。
邏輯聚合:模塊內部的各個組成在邏輯上具有相似的處理動作,但功能用途上彼此無關。
時間聚合:模塊內部的各個組成部分所包含的處理動作必須在同一時間內執行。
過程聚合:模塊內部各個組成部分所要完成的動作雖然沒有關系,但必須按特定的次序執行。
通信聚合:模塊的各個組成部分所完成的動作都使用了同一個數據或產生同一輸出數據。
順序聚合:模塊內部的各個部分,前一部分處理動作的最后輸出是后一部分處理動作的輸入。
(耦合性)
功能聚合:模塊內部各個部分全部屬于一個整體,并執行同一功能,且各部分對實現該功能都比不可少
非直接耦合:兩個模塊之間沒有直接關系,它們的聯系完全是通過主模塊的控制和調用來實現的。
數據耦合:兩個模塊彼此間通過數據參數交換信息。
標記耦合:一組模塊通過參數表傳遞記錄信息,這個記錄是某一個數據結構的子結構,而不是簡單變量。
控制耦合:兩個模塊彼此間傳遞的信息中有控制信息。
外部耦合:一組模塊都訪問同一全局簡單變量而不是同一全局數據結構,而且不是通過參數表傳遞該全局變量的信息。
公共耦合:兩個模塊之間通過一個公共的數據區域傳遞信息。
內容耦合:一個模塊需要涉及到另一個模塊的內部信息。
【備知識點撥】
1、掌握軟件設計的階段、任務和原則。
2、區分各種內聚類型、耦合類型。
知識點5、軟件測試(★★★★)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有:給定一些描述判斷正誤;或對于一些具體測試方法判斷分類;以及根據要求設計測試用例或判斷測試用例的個數。
【要點分析】
1、常見的軟件測試方法分類:
2、常見的黑盒測試方法:
等價類劃分:確定無效與有效等價類,設計用例盡可能多的覆蓋有效類,設計用例只覆蓋一個無效類。
邊界值分析:處理邊界情況時最容易出錯,選取的測試數據應該恰好等于、稍小于或稍大于邊界值。
3、常見的白盒測試方法:
語句覆蓋:語句覆蓋是指選擇足夠多的測試用例,使得運行這些測試用例時,被測程序的每個語句至少執行一次?!咀钊醺采w】
判定覆蓋:判定覆蓋又稱為分支覆蓋,它的含義是,不僅每個語句至少執行一次,
而且每個判定的每種可能的結果(分支)都至少執行一次。
條件覆蓋:條件覆蓋的含義是,不僅每個語句至少執行一次,而且使得判定表達
式中的每個條件都取得各種可能的結果?!緱l件不一定包含判定,反之亦然】
判定/條件覆蓋:同時滿足判定覆蓋和條件覆蓋的邏輯覆蓋。
路徑覆蓋:它的含義是,選取足夠多的測試用例,使得程序的每條可能執行到的
路徑都至少經過一次(如果程序中有環路,則要求每天環路路徑至少經過一次)
【包含判定覆蓋,但不包含條件覆蓋】
3、各測試階段的任務:
(1)驗收測試:有效性測試、軟件配置審查、驗收測試。
(2)系統測試:恢復測試、安全性測試、強度測試、性能測試、可靠性測試和安裝測試。
(3)集成測試:模塊間的接口和通信。
(4)單元測試:模塊接口、局部數據結構、邊界條件、獨立的路徑、錯誤處理。
(5)其他測試:回歸測試(修改軟件后進行的測試,防止引入新的錯誤)。負載測試(對軟件負載能力的測試)。壓力測試(對軟件超負荷條件下運行情況的測試)。
【備知識點撥】
1、掌握常見的測試方法分類;
2、掌握常見的黑盒測試方法和白盒測試方法。
3、了解軟件測試相關的概念,以及一些常見的測試階段的任務。
知識點6、McCabe復雜度計算(★★★)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給定偽代碼或程序流程圖,計算其McCabe復雜度。
【要點分析】
1、McCabe復雜度計算公式:V(G)=m-n+2,其中m是有向弧的條數,n是結點數。
2、對于偽代碼可以先轉換為程序流程圖,對程序流程圖可以最終轉換為結點圖處理,轉換時注意將交點的地方標注為新的結點,以最終的結點圖帶入公式結算其McCabe復雜度。
【備知識點撥】
1、掌握偽代碼程序流程圖結點圖的轉換,及McCabe復雜度計算過程。
知識點7、軟件維護類型(★★★★)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為給定情景描述判斷其維護類型。
【要點分析】
1、更正性維護:針對真實存在并已經發生的錯誤進行的維護行為。
2、預防性維護:針對真實存在但還未發生的錯誤進行的維護。
3、適應性維護:指使應用軟件適應信息技術變化和管理需求變化而進行的修改。企業的外部市場環境和管理需求的不斷變化也使得各級管理人員不斷提出新的信息需求。
4、完善性維護:擴充功能和改善性能而進行的修改。對已有的軟件系統增加一些在系統分析和設計階段中沒有規定的功能與性能特征。
【備知識點撥】
1、掌握不同維護類型的特點并加以區分。
知識點8、軟件質量保證(★)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是判斷某些質量屬性與其依從屬性的對應關系。
【要點分析】
【備知識點撥】
1、了解軟件質量屬性及其對應的依從屬性。
知識點9、軟件過程改進(★★)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給定描述判斷其所屬的CMMI的等級或層次;給定等級或層次,判斷其任務、相關描述的正誤。
【要點分析】
1、階段式模型:
2、連續式模型:
CL0(未完成的):過程域未執行或未得到CL1中定義的所有目標。
CL1(已執行的):其共性目標是過程將可標識的輸入工作產品轉換成可標識的輸出工作產品,以實現支持過程域的特定目標。
CL2(已管理的):其共性目標是集中于已管理的過程的制度化。根據組織級政策規定過程的運作將使用哪個過程,項目遵循已文檔化的計劃和過程描述,所有正在工作的人都有權使用足夠的資源,所有工作任務和工作產品都被監控、控制、和評審。
CL3(已定義級的):其共性目標集中于已定義的過程的制度化。過程是按照組織的裁剪指南從組織的標準過程中裁剪得到的,還必須收集過程資產和過程的度量,并用于將來對過程的改進。
CL4(定量管理的):其共性目標集中于可定量管理的過程的制度化。使用測量和質量保證來控制和改進過程域,建立和使用關于質量和過程執行的質量目標作為管理準則。
CL5(優化的):使用量化(統計學)手段改變和優化過程域,以滿足客戶的改變和持續改進計劃中的過程域的功效。
【備知識點撥】
1、了解軟件過程改進模型各個層級、層次的特點,能夠加以區分。
【項目管理】
知識點10、Gantt圖與Pert圖(★★★★)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有:判斷對于Gantt圖和Pert圖的描述是否正確;根據圖示找到Pert圖的關鍵路徑,計算其項目工期,計算某些活動的松弛時間,判斷某些活動的最早/最晚開始或完成時間。
【要點分析】
1、甘特圖能夠消晰描述每個任務的開始/結束時間及各任務之間的并行性,也可以動態地反映項目的開發進展情況,但難以反映多個任務之間存在的邏輯關系;PERT利用項目的網絡圖和各活動所需時間的估計值(通過加權平均得到的)去計算項目總時間,強調任務之間的先后關系,但不能反映任務之間的并行性,以及項目的當前進展情況。
2、關鍵路徑法是圖中源點至匯點的最長路徑,關鍵路徑的時間稱之為項目工期,也表述為項目完成所需的最少時間。
3、總時差:在不延誤總工期的前提下,該活動的機動時間。一般在圖中,以最晚結束時間減去最早結束時間求取,或以最晚開始時間減去最早開始時間求取。
4、對于網絡圖我們一般采用關鍵路徑分析法處理,關鍵路徑法是利用進度模型時使用的一種進度網絡分析技術。沿著項目進度網絡路線進行正向與反向分析,從而計算出所有計劃活動理論上的最早開始與完成日期、最遲開始與完成日期,不考慮任何資源限制。
5、單代號網絡圖:結點表示活動,箭線表示活動與活動間的依賴關系。
6、雙代號網絡圖:結點表示里程碑,箭線表示活動。
【備知識點撥】
1、掌握Gantt圖與Pert圖相關的概念;
2、掌握Pert圖分析的方法,能夠標注出單代號網絡圖和雙代號網絡圖中的最早開始/結束數據,和最晚開始/結束時間,并以此找出圖中的關鍵路徑,掌握相關參數的計算方法。
知識點11、風險管理(★★★)
【考法分析】
本知識點的考查形式,主要有:對風險相關概念描述判斷正誤;計算風險曝光度。
【要點分析】
1、風險的特性:具有不確定性,可能會造成損失。
2、風險的類別:項目風險涉及到各種形式的預算、進度、人員、資源以及客戶相關的問題,并且可能導致項目損失。技術風險涉及到技術相關的可能會導致項目損失的問題。商業風險與市場因素相關。社會風險涉及到政策、法規等因素。
3、風險暴露又稱風險曝光度,測量的是資產的整個安全性風險,它將表示實際損失的可能性與表示大量可能損失的資訊結合到單一數字評估中。在形式最簡單的定量性風險分析中,風險曝光度可透過將風險可能性及影響相乘算出。
風險曝光度()=錯誤出現率(風險出現率)X錯誤造成損失(風險損失)。
【備知識點撥】
1、掌握風險相關的一些概念;
2、掌握風險曝光度的計算。
更多軟件設計師考試知識點請點擊附件下載,也可關注希賽網“軟考之家”微信公眾號,即時了解軟考各科目考試資訊。
大學專業介紹:工學IV(建筑、土木、測繪、儀器)
大學本科專業:建筑類
工學門類下設31個專業類:力學、機械、儀器、材料、能源動力、電氣、電子信息、自動化、計算機、土木、水利、測繪、化工與制藥、地質、礦業、紡織、輕工、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兵器、核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建筑、安全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公安技術。
其中,【建筑類】下有7個專業: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歷史建筑保護工程、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城市設計、智慧建筑與建造。
1、建筑學
專業代碼:082801
專業介紹:
建筑學主要研究建筑的結構、設計、材料、環境、建造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建筑設計、城市設計、室內設計、市政設計等多個方面,進行各類建筑的設計和規劃等。例如:大廈的建造方案和施工圖的設計,城市大型建筑分布的布局規劃,房屋室內的裝飾設計等。
核心課程:
建筑概論、建筑美術、建筑陰影與透視、建筑構成、建筑設計基礎、建筑制圖與表達、風景園林建筑、建筑材料、建筑力學、專業外語閱讀、建筑構造、建筑物理、公共建筑設計原理、建筑結構、城市規劃原理、室內設計、建筑設備、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項目管理、環境心理學、地基基礎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建筑、房地產、裝修、政府、事業類單位從事建筑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建筑規劃、室內設計、城市規劃、古建筑修繕工作。
2、城鄉規劃
專業代碼:082802
專業介紹:
城鄉規劃主要研究城鄉規劃、城鄉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城市和農村的規劃和設計等,包括整體規劃和區域規劃等。例如:城市布局的規劃設計,城鄉道路交通的規劃,河道、供水、綠化等城市市政工程的規劃,園林游憩區域的規劃設計等。
核心課程:
經濟地理學、城市生態學、美術與制圖、中外城市發展與規劃史、建筑設計、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社會學、城市經濟學、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城市設計、土地利用規劃與房地產開發管理、城市規劃系統工程學、社區空間規劃與設計、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課程設計、城市工程系統規劃、城市道路交通系統規劃、城市遺產保護與規劃、城市旅游與游憩規劃、景觀規劃與設計、詳細規劃課程設計、鄉村規劃與設計、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建筑、房地產類企業、政府、事業類單位從事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市開發、城鄉規劃管理、項目規劃、房地產籌劃、園林類企業、園林規劃等工作。
3、風景園林
專業代碼:082803
專業介紹:
風景園林主要研究風景園林規劃、區域規劃、植物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風景園林的規劃建設、傳統園林的保護修復等。例如:公園綠地的規劃,城市道路景觀的設計,旅游開發區園林的建設,花卉草木的培育養護,頤和園、拙政園等古典園林的保護和修復等。
核心課程:
中國畫、藝術傳媒、書法、藝術傳媒、工程力學III、建筑工程、攝影、園林建筑結構與構造學、 建筑工程 、中國園林史、 園林園藝、設計思維學 、管理學基礎、經濟與管理、外國園林史、地質地貌學、 資源與環境、園林計算機輔助設計B 、室內設計 、藝術與傳媒 、環境心理及行為學、環境藝術小品、、園林樹木栽植養護 、風景區規劃、插花藝術、西方現代景觀藝術、 園林模型制作、草坪學、 旅游學、園林主題設計、城市景觀設計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園林、旅游類企業和政府、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園林規劃、園林建設、景區建設、景觀設計、園林保護、城市景觀設計類的相關工作。
4、歷史建筑保護工程
專業代碼:082804T
專業介紹:
歷史建筑保護工程主要研究古建筑保護、建筑歷史、建筑設計、修繕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針對城市里具有特殊價值和意義的歷史建筑進行保護和修繕等。常見的歷史建筑有:長城、故宮、頤和園、布達拉宮、孔廟、平遙古城等。
核心課程:
建筑初步、美術、歷史建筑形制與工藝、建筑設計、建筑歷史、建筑技術、保護技術、藝術史、文博專題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政府、事業類單位從事歷史建筑保護、文物保護、古建筑修繕、歷史環境再生等工作。
5、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
專業代碼:082805T
專業介紹:
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以人居環境科學為支撐,依據“大數據+人居環境”理念,以當代信息技術和數據科學產生的海量數據的分析利用為工具,面向智慧城市建設,以“多規合一”為目標,重構城鄉規劃。例如:搞城市規劃、城市設計。
核心課程:
(1)人居環境科學:人居環境科學導論、城市地理學、城市規劃概論(設計)、現代城市與住宅設計、城市防災與減災、城市經濟學等。
(2)人居環境工程:城市氣象學、城市生態環境學、城市物質與能量的綜合與集成(熱工基礎)、水利工程與環境、人居環境工程技術、BIM技術概論等。
(3)信息科學(大數據)與城市管理:數據管理與挖掘(專題實驗)、信號與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人居環境大數據與多規合一方法、智慧城市與城市計算等。
就業方向:
主要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土地規劃與建設、房地產開發等單位從事城市、村鎮、小區等的規劃設計與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可以在高校、科研、政府機關等事業單位工作。
6、城市設計
專業代碼:082806T
專業介紹:
城市設計是一種關注城市規劃布局、城市面貌、城鎮功能,并且尤其關注城市公共空間的一門學科。
核心課程:
2020年同濟大學第一年招生
就業方向:
可在各級政府的規劃、建設主管部門,國內外各類專業設計機構,房地產公司等企業單位,大專院校、研究所等科研教學機構從事相關規劃設計、管理等相關工作,也可自主創業等。
7、智慧建筑與建造
專業代碼:082807T
專業介紹:
智慧建筑與建造和人居環境建設密不可分,兼顧自然科學與人文精神,融匯人工智能、建筑學、工程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知識,回應人工智能時代對于建筑領域人才的新需求。專業以智慧建筑與建造設計系列課程為核心,結合新工科教育理念,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輔以計算性設計、人工智能、智慧建造、項目管理等理論與技術課程。
核心課程:
202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第一年招生。
就業方向:
可在設計機構、高科技企業、地產企業、國家機關、高等學校、科研單位等從事設計、管理、教學、研究等工作。
大學本科專業:土木類
其中,【土木類】下有10個專業: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城市地下空間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鐵道工程、智能建造、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土木、水利與交通工程。
1、土木工程
專業代碼:081001
專業介紹:
土木工程主要研究各類土地工程設施的勘測、設計、建造、保養、維修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進行各類工程建筑物的新建、改建或擴建,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等。主要工程設施包含房屋、道路、鐵路、管道、隧道、橋梁、堤壩、礦井等。
核心課程:
高層建筑設計、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房屋建筑學、建筑制圖、結構力學、混凝土結構設計、鋼結構設計、建筑工程CAD、材料力學、施工組織與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工程造價與計價原理、建筑設備、水力學、力學原理和方法、專業技術相關基礎、工程項目經濟與管理、結構基本原理、 施工原理和方法、計算機應用技術等。
就業方向:
主要在房地產類企業、政府、事業類單位從事建筑工程、造價工程、工程測量、工程管理、技術經理、項目經理、城市規劃、道路施工、橋梁建設、工程檢修等工作。
2、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專業代碼:081002
專業介紹: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主要研究建筑物理環境、建筑節能、建筑設施智能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針對空調、供熱、通風、建筑給排水、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進行設計、施工、調試、運行,并對建筑設備的運行進行節能控制,對室內環境的空氣進行凈化調節等。
核心課程:
建筑力學、工程熱力學、傳熱學、流體力學、建筑環境學,建筑環境與能源學、熱質交換理論與設備、流體輸配管網、建筑環境測量、冷熱源、暖通空調、系統自動化、燃氣輸配、電工學、建筑給排水、建筑電氣、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施工組織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建筑設計研究和規劃管理部門、工程建設公司、設備制造企業、運營公司等單位從事供熱、通風、空調、冷熱源、凈化、燃氣等方面的工作。
3、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專業代碼:081003
專業介紹: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研究的是水的社會循環問題,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給水”,將從江河湖泊中抽取的自然水經過凈化成為符合生活用水標準的自來水,并輸送到千家萬戶;一方面是“排水”,將使用過的污水、廢水集中處理,然后干干凈凈地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例如:“南水北調”工程、原水凈化、污水處理、污染物檢測等。
核心課程:
高等數學、專業英語、工程力學、材料力學、測量學、水力學、水泵與泵站、水文學與水文地質學、土建工程基礎、電工學、建筑電氣、給水工程、排水工程、水工程施工、建筑給排水工程、給水排水管網系統、水處理生物學、普通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無機及分析化學、水質工程學。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政府、事業類單位、工程類企業從事給排水工程、水電工程、暖通工程、工程規劃、施工管理、項目經理、城市給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規劃、水資源保護、污染物監測和分析、污水處理等工作。
4、建筑電氣與智能化
專業代碼:081004
專業介紹:
建筑電氣與智能化主要研究建筑物理環境和環境控制系統的基本知識,進行建筑設備系統的設計、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訓練,實現室內環境設備和公共設施系統智能化。例如:樓道內光感聲控的照明燈的設計,室內溫度自動調節系統的研發,電力系統超負荷自動斷電的設計等。
核心課程:
電氣控制與可編程、建筑制圖與識圖、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應用電機技術、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氣CAD、建筑供配電、智能建筑環境學、建筑設備與自動化、建筑信息設施系統、公共安全技術等。
就業方向:
主要在政府管理部門、科學研究機構、設計院、咨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建筑節能設備及產品制造生產企業等單位從事建筑節能的研究、設計、施工、運行、監測與管理工作。
5、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專業代碼:081005T
專業介紹: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主要研究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設計、研究、開發利用、施工和管理等相關知識和技能,對于城市地下空間進行合理規劃及高效利用。例如:城市地鐵的規劃與建設,地下管道的搭建,地下停車場的建造,防空地下室的修建等。
核心課程:
工程力學、結構力學、巖石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環境工程學、城市地下規劃與設計、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巖土地下工程結構、巖土地下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論和技術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政府管理部門、科學研究機構、設計院、咨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業及能源管理、建筑節能設備及產品制造生產企業等單位從事城市地下鐵道、地下隧道與管線、基礎工程、地下商業與工業空間、地下儲庫等工程的設計、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資等工作。
6、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
專業代碼:081006T
專業介紹:
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主要研究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地下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道路和橋梁的規劃、設計和建造等。例如:道路的翻修施工,立交橋的設計建造,路基路面的勘測,道路周邊景觀的設計等。
核心課程:
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土力學、畫法幾何與CAD、工程地質、工程測量、水力學與橋涵水文、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鋼結構基本原理、基礎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道路工程材料、道路勘測設計、路基路面工程、橋梁結構電算、橋梁檢測加固、工程概預算與招投標、工程項目管理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公路、民航、鐵道、運輸、市政、建筑等行政主管部門從事道路橋梁與地下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建造、監理、管理(檢測、評價、維護)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7、鐵道工程
專業代碼:081007T
專業介紹:
鐵道工程主要研究鐵道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養護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涉及鐵道、交通和土建等領域。例如:鐵道線路的規劃,高速鐵路的勘測設計,鐵道的維護養護等。
核心課程:
工程制圖、工程測量、鐵路線路、鐵路橋涵、鐵路隧道、施工組織設計與預算、高速鐵路、新型軌道結構、施工企業管理、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實習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國有鐵路和地方鐵路工程部門從事鐵路線路、橋梁、隧道等鐵路基礎設施的施工、監理、維護等工作。
8、智能建造
專業代碼:081008T
專業介紹:
智能建造專業是以土木工程專業為基礎,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建筑業的升級轉型,融合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等專業發展而成新工科專業。例如:可從事土木工程項目的智能規劃與設計、智能裝備與施工、智能設施與防災、智能運維與管理等工作。
核心課程:
工程力學、結構設計原理、計算機語言、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PYTHON程序設計、三大力學、建造機械控制原理、BIM技術基礎、智能測繪、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裝配式結構設計與智能化設計、建筑工程和綠色建筑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勘察、設計、施工、房地產、監理公司等傳統建筑工程行業或BIM全過程應用管理及智能建造設計生產等高新技術單位從事土木工程項目的智能規劃與設計、智能裝備與施工、智能設施與防災、智能運維與管理等工作。
9、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
專業代碼:081009T
專業介紹:
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實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和大類出口,以強化“寬口徑、厚基礎、強實踐、多樣化”的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融合,滿足未來社會對創新型和復合型杰出人才的需求。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城市與基礎設施建設、水資源與水安全保障、海洋能源資源開發等重大國民經濟領域的可持續發展。例如:發展方向覆蓋建筑、市政、交通、水利、海洋、環境、能源、房地產、金融、社會管理等眾多行業。
核心課程:
水力學、河流動力學、工程測量、工程力學、流體力學、巖土力學、地基與基礎、工程地質學、工程水文學、工程制圖、計算機應用、建筑材料、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工程結構、給水排水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海洋科學導論、生物海洋學、海洋地質學、海洋調查與觀測技術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海洋、環境、能源、房地產、金融、社會管理等行業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及相關研究工作。
10、土木、水利與交通工程
專業代碼:081010T
專業介紹:
土木、水利與交通工程采用以“強化思政引領、夯實數理基礎、強調學科交叉、融合土木水利交通、加強創新實踐、對標國際一流”為特色的新工科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充分考慮全球化、氣候變化和環境可持續性等人類社會發展與變化的新問題,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土木、水利與交通等建設工程學科前沿知識,提升學生主動適應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
核心課程:
結構工程、巖土工程、市政工程、工程管理、水利工程及交通工程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土森、水利與交通領域從事設計、研發、運營、施工、管理等相關工作。
大學本科專業:測繪類
其中,【測繪類】下有4個專業: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導航工程、地理國情監測、地理空間信息工程。
1、測繪工程
專業代碼:081201
專業介紹:
測繪工程主要研究測繪學、空間精密定位與導航、城市與工程建設及其測量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空間、大地地貌、地質構造等各種信息的測量并繪制成地形圖,常于野外作業。例如:煤、石油等礦產資源的勘查,交通地圖的繪制,工程效果圖的繪制等。
核心課程:
工程測量學、攝影測量學、GPS測量實習、控制測量實習、地理信息系統原理、GIS原理與應用、Auto CAD的應用、GPS測量原理與應用、精密工程測量、大地測量學基礎等。
就業方向:
可在工程類企業從事地質勘查、工程測繪、工程測量、竣工測量、監理工程,或在儀器類企業從事儀器設計、儀器制圖,也可在政府、事業類單位從事國家基礎測繪建設、陸??者\載工具導航與管理、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的設計等工作。
2、遙感科學與技術
專業代碼:081202
專業介紹:
遙感科學與技術主要研究遙感技術、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遙感電子設備與系統的研制、應用系統和系統集成的建設與開發、空間信息系統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和應用等。例如:GPS導航系統的研發,電子地圖的繪制,生態環境遙感監測等。
核心課程:
電磁場理論、電子技術應用、航空與航天攝影、數字圖像處理、遙感原理與應用、近景攝影測量、攝影測量學、微波遙感、數據結構與數據庫、模式識別、遙感圖像解譯、環境保護與規劃、數學規劃與測量中的應用、計算機視覺、海洋測繪、計算機網絡與應用、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信息論、地圖投影與變換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測繪類企業、IT類企業從事攝影測量、工程測繪、地圖繪制、圖像處理、3S技術、遙感系統研發、空間信息系統建設等工作。
3、導航工程
專業代碼:081203T
專業介紹:
導航工程主要研究各種導航技術、導航傳感器設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服務于航空、航天、交通、軍事、公安等領域和部門,進行導航定位技術的研發及應用。例如:衛星導航設備的維護,公安通過電話進行定位,車載導航儀的系統研發等。
核心課程:
導航學,最優估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衛星導航原理,信號與系統,模擬與數字電路,衛星導航數據處理方法,組合導航,慣性導航原理,嵌入式系統與程序設計,GNSS接收機原理,數字信號處理,導航電子地圖,天文導航,室內定位技術,LBS技術與應用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航空、交通類企業和軍事類單位從事導航設備與通訊設備的運行、制造、檢測、調試、保養、維修、管理、導航通信分隊的作戰指揮、組織訓練、日常管理工作。
4、地理國情監測
專業代碼:081204T
專業介紹:
地理國情監測主要研究測繪、全球衛星導航定位(GPS)、航空航天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術,進行地理國情的動態獲取、集成處理、綜合分析及評估等,以適應國家重大工程所需。例如:土地資源利用監測,災害動態監測、礦產資源監測、地面沉降監測等。
核心課程:
地理國情概論、地理國情調查技術與方法、地理國情監測原理、地理調查與編碼、地理國情數據分析,地理國情監測應用建模、地理國情數據處理(雙語課程)、數字傳感器網絡技術、測量學、遙感原理、攝影測量學、全球衛星導航定位技術、地理國情報告與發布、空間數據庫、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與區域規劃、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網絡地理信息系統、國情信息技術集成(全英文課程)、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C語言)、數據結構、數字圖像處理、空間智能與輔助決策、地理國情可視化與地理模擬等。
就業方向:
主要在測繪、國土、民政、農業、氣象、國防、重大工程等政府部門、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從事與地理國情監測相關的科研、教育、技術研發和管理工作。
5、地理空間信息工程
專業代碼:081205T
專業介紹:
地理空間信息工程面向國家城市化與信息化兩大發展趨勢,以城市信息學為主要特色,融合計算機科學、測繪科學、地理信息科學、城市科學等多個領域,為適應建設新型智慧城市而開設,進行城市規劃、地理監測、地理信息研究等。
核心課程:
測繪學概論、自然地理學、地圖學、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遙感原理與應用、GNSS原理與應用、大地測量學基礎、數據結構、空間數據庫、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地統計學、遙感數字圖像處理、攝影測量學、地理國情監測、GIS二次開發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政府、事業類單位從事國土資源與環境調查監測、災害監測評估、空間信息服務、智慧城市建設等工作。
大學本科專業:儀器類
其中,【儀器類】下有3個專業:測控技術與儀器、精密儀器、智能感知工程。
1、測控技術與儀器
專業代碼:080301
專業介紹:
測控技術與儀器主要研究測量與控制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及精密儀器的使用原理、方法和設計方法等,將高精密儀器和測控技術與計算機技術進行緊密結合,提高數據測量的精準度和速度。例如:示波器、拉伸儀、壓縮機等精密儀器與計算機技術結合,能夠更精準地進行數據測量且更易控制儀器。
核心課程:
傳感器技術與應用、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智能儀器儀表技術、精密機械與儀器、測控儀器設計、光電測試技術與系統、自動控制理論基礎、電氣自動控制、光學設計、智能檢測技術、虛擬儀器及應用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儀器、電子類企業、工業、工程類企業從事產品研發、儀器儀表的設計制造、運行管理、計量、測試檢測、工程技術、自動化控制、過程控制等工作。
2、精密儀器
專業代碼:080302T
專業介紹:
精密儀器專業是面向高端制造裝備、生物醫學工程和航天國防等重大科學前沿領域,以精密機械、光學、電子、量子技術、計算機等相關學科前沿技術為手段,探索、研究、設計和研制新原理高端儀器,并實現其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為顯著特征的綜合性和前沿性學科。
核心課程:
傳感器、精密儀器設計、精密儀器電路、精密機械零件、工程光學、激光物理、光電子技術、幾何量計量、機械量計量、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光組設計等。
就業方向:
主要是在儀器儀表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工作。
3、智能感知工程
專業代碼:080303T
專業介紹:
智能感知工程專業主要培養從事信息感知技術、信息轉換技術、分布式傳感技術、數據采集與前端存儲及處理技術、數據無線傳輸技術、可見光信息傳輸技術、數據與網絡接口技術、傳感網與物聯網技術、數字化、網絡化與智能化技術等領域的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和工程應用的高級技術人才。
核心課程:
2020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全國首批設立。
就業方向:
暫無具體信息。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