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年初,當白鷺時代CEO陳書藝喊出“2017年HTML5游戲市場規模將突破30億大關,最高可達到50億”這一觀點時,曾引起了業界的轟動。但在一大波“傳奇類”HTML5游戲產品的帶動下,50億的市場規模已經不是天花板。明年HTML5游戲的市場規模突破百億大關,也不再是癡人說夢。
為何手游那點事敢于作出這樣的研判,這與當下HTML5游戲市場的“火爆”有著密切的關系。
當2015年年初《愚公移山》的月流水突破百萬之時,不少從業者高呼HTML5游戲的春天已經到來;而一年后,當蝴蝶互動宣布《傳奇世界》成為業界首款流水過千萬的產品之時,引起業界一片嘩然。
據手游那點事的了解,目前一款質量尚可的HTML5游戲,特別是傳奇類,過千萬的月流水已漸成常態。不少優質產品的月流水集中在一千至二千萬這一區間。根據手游那點事收集到的信息,目前幾款HTML5游戲市場的頭部產品,月流水已經突破五千萬,這一收入也超過原生手游市場上的大部分產品。
360游戲年初對于HTML5游戲的分析報告
隨著產品收入的提高,市場也出現了不少新組建的HTML5游戲研發和發行團隊。不少有實力的團隊,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月流水已經達到數百萬的量級。更重要的是,它們實現了自負盈虧,這和過去兩年不少“賠錢賺吆喝”的HTML5游戲企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不少手游發行商,也在今年內或明或暗地進入了HTML5游戲領域。保守估計,僅在廣州一地,HTML5業務月流水破兩千萬的手游發行商就不下5家,而月流水在千萬級別的則有十數家之多。憑借在產品調優和買量上的豐富經驗,這些手游發行商也迅速地成為了HTML5市場有力的競爭者。
在不少HTML5游戲從業者看來,雖然目前HTML5游戲的市場規模在迅速擴張,但是大部分增長的背后都指向了同一種方式,那就是“頁游化”。這也是為何華南的游戲企業能在HTML5游戲業務上突飛猛進的重要原因。
早在2015年初,觸控科技CEO陳昊芝就提出了“手機頁游”這一概念,來代替HTML5游戲。或許令他自己也沒有想到的是,兩年后,HTML5游戲市場無論是產品屬相還是市場打法,都在“頁游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首先是產品層面,頁游化的標志,無疑是大量以“掛機+ARPG”為核心的傳奇類HTML5游戲的出現。這類游戲最大的共通點就是擁有像素級的畫面以及幾乎不用玩家任何操作的玩法。有業內人士透漏,目前市面上百余款傳奇類HTML5游戲,其實真正的源代碼(數值)不超過10款,大部分都是換皮甚至只是換名字和icon的產品。
HTML5游戲大量重復的產品
其次是在入口方式上,與傳統HTML5游戲“即玩即走,隨處是入口”的特點不同,這些傳奇類的HTML5游戲,往往有自己的包體,玩家需要通過下載才能進入游戲。不過這些的包體往往只有1-2m,對于用戶而言,下載一個這樣的包可以說毫無負擔。但對于發行商來說,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更好地留住用戶,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通過買量,解決HTML5游戲渠道少、獲取用戶難等一系列問題。
最后自然是在市場打法上,正因為“微端”的特點,現階段不少HTML5游戲正是通過瘋狂買量的來獲取大量的用戶。有消息指,個別廠商在微端買量上的投入費用達到了千萬規模,這也與過往頁游主要獲取用戶的方式雷同。
通過對得到市場驗證、成熟的產品(數值)進行換包、換皮等的手段快速上線,再通過大規模買量的模式來“洗”用戶,這就是目前大部分傳奇類HTML5游戲和發行商的商業邏輯。以至于有從業者表示:“一旦被頁游公司盯上的話,(哪個行業)基本都是那套玩法了。”
但除卻這些傳奇類產品,其他類型的HTML5游戲則顯得不溫不火,這也是目前HTML5游戲市場最大的問題所在。
2017年上半年,能被業界所熟知的非傳奇類HTML5游戲并不多,《豬來了》、《絕世神功》以及《原諒帽大作戰》是當中為數不多的幾款。而在今年4月騰訊UP發布會上公布、進入了“極光計劃”的《瘋狂雪球H5》,至今仍未正式上線。缺產品、特別是優質產品,依舊是HTML5游戲市場的主旋律。
《瘋狂雪球H5》入選了騰訊的“”極光計劃
此外,流量仍然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有消息指,目前市場最大的流量入口騰訊對HTML5游戲的扶持力度并沒有預期中那樣大。在微信上,騰訊十分謹慎地選擇了自研產品而非第三方產品作為第一波的嘗試;而在手Q中,騰訊則對合作產品的類型和數量有著明確的要求,并且入口較深,不容易被發現。而騰訊體系以外的流量,也相對集中在頭部的幾個渠道當中,競爭相當激烈。
而由于傳奇類HTML5游戲大火,迫于變現和KPI的壓力,渠道也將更多的資源傾斜到這類型的游戲上。這也導致相較以往,非傳奇類的產品需要更高的質量和更好的數據才能打動渠道。而這無疑令HTML5游戲的研發成本大為上升。據悉,單款非傳奇類HTML5游戲的研發成本從今年年初的幾十萬,發展成當下的五六十萬甚至過百萬。
一方面是傳奇類產品的持續火熱帶動整個HTML5游戲市場規模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則是非傳奇類產品(團隊)在流量、資金上的吃緊。這一看似矛盾的現狀,卻的的確確發生在當下的HTML5游戲市場中。
可以預見,在沒有大的沖擊和改變的情況下,未來過百億規模的HTML5游戲市場收入,恐怕大部分將落入到頁游套路(掛機+買量)的公司的手中。
個使用Chrome內核的國產瀏覽器,最近惹上了大麻煩。
“那不是抄襲Chrome,因為那就是Chrome。”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這個原理就像我們使用一個輸入法,可以自由地換輸入法皮膚。紅芯瀏覽器,就相當于是給Chrome穿了一件名叫國產自主品牌的衣服。”
在獲得2.5億融資之后,陳本峰口中的自己的瀏覽器“內核”技術,被證實只是為谷歌Chrome披了一層外衣,在媒體和公眾的質疑聲中,也承認了“存在夸大”。而新京報記者經過大量求證發現,造假的不僅是紅芯內核,創始人陳本峰和高婧的簡歷,同樣“嚴重夸大”。和此前所宣傳的IE核心研發工程師相比,陳本峰在微軟期間主要是測試工程師,大部分項目經歷為基礎崗位工作。
紅芯的創始人陳本峰和高婧,一個80后,一個90后,一個堅信“小池塘養不出大鯊魚”,一個堅信“要在產品里‘走火入魔’”。
無論是產品還是簡歷,而現在對紅芯回應并不買單的公眾,正在等他們繼續掀開底牌。
8月16日,因旗下紅芯瀏覽器被指造假,紅芯時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坐上了風口浪尖,該公司被指以谷歌瀏覽器Chrome內核“換皮”打造成“自主可控的國產瀏覽器”紅芯瀏覽器。而在前一天,公司剛剛宣布完成2.5億元的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上市公司、政府客戶及資本機構。8月17日一早,紅芯再次發出聲明:承認紅芯在近期的融資宣傳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給公眾帶來了誤導。
一位資深從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谷歌chrome瀏覽器除了正式發布的chrome版本外,還有一個平行版本chromium項目,供開發者開源使用, 對chrome的套殼也是瀏覽器界的常見情況,并不是抄襲,但絕不是自主研發,因為只是使用了開源項目的接口,相當于增加了一個插件來在這個基礎上,實現一些別的功能。
“錯就錯在,虛假稱自己是自主研發這件事上。”該業內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但是紅芯的商業模式本身沒有問題,企業級HTML5應用場景清晰,面向企業的瀏覽器安全,是很多大公司、企事業機構的剛需。過去員工瀏覽網頁的保密和安全需求是通過路由器實現的,現在需要通過移動化轉變,用瀏覽器比較方便。”
該業內人士透露,很多企事業單位的行政辦公開支,超過規定數額就需要政府采購公開招標。在這個過程中打出自己的國產、自主研發牌,加上團隊資歷看起來像是那么回事,更容易獲得政府訂單,“因為對于企事業單位來說,比起國外技術更成熟的應用,更愿意使用國產技術團隊的產品,看重的就是技術自主可控。”
在今年4月更名紅芯之前,陳本峰旗下主流產品“云適配”,宣傳語中稱,可以迅速為政府和企業構建一套安全、便捷、跨平臺的HTML5網頁應用系統(內網或外網),幫助各類企業實現跨屏營銷和移動辦公戰略。新京報記者發現多個地方政府、銀行、學校的云適配招標公告。
今年5月,陳本峰召開品牌升級發布會,云適配升級為“紅芯云適配”,紅芯結合自身的“紅芯企業瀏覽器”提出了“安全+體驗兼備的SDP產品體系”。陳本峰認為,當下瀏覽器正在成為云時代企業應用的最大入口,而紅芯一直致力于研發中國自主可控的瀏覽器內核,實現從源頭保障企業數據從云到端的安全。
在被揭穿使用谷歌Chrome內核并道歉之前,陳本峰曾揚言:紅芯目標是要做第五個世界級的瀏覽器內核,只有自己掌握了瀏覽器內核技術,才能真正做到云安全。
中興事件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陳本峰強調,開源并不代表技術可控,上千萬行的代碼里面有沒有安全漏洞?這說不清楚的。但他指出,目前中國是沒有自己的瀏覽器內核技術的,很多國產的瀏覽器,像360、搜狗等用的都是國外的瀏覽器內核。這樣,內核、入口掌握在別人手里,安全就無法得到保證。
在被揭穿“造假”之后,紅芯方面表示,紅芯瀏覽器內核 Redcore是基于國際通用的開源 Chromiun內核架構進行的改造和創新,這點在前期宣傳過程中沒有明確提及,誤導部分讀者認為其從零開始研發了瀏覽器內核。在聲明中,紅芯表示今后會在產品的顯著位置上標注紅芯內核基于谷歌的 Chromiun開源項目,并且會把工作重心放在功能需求和客戶價值上。
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陳本峰在微軟的英文名為Benjiamin Chen,2006年至2012年在微軟工作的經歷屬實,但和此前官網宣傳相比,也屬于層層夸大了在微軟的經歷。和此前所宣傳的IE核心研發工程師相比,陳本峰在微軟期間主要是測試工程師,大部分項目經歷為基礎崗位工作。
此前,在紅芯官網陳本峰的介紹中寫道:擔任IE瀏覽器核心研發工程師,參與開發了IE8、IE9、IE10瀏覽器。由于工作出色,陳本峰獲得了微軟產品技術最杰出貢獻獎。介紹中還稱,全球知名404頁面也由陳本峰開發。
新京報記者追溯他的職業經歷獨家獲悉,他在微軟時確實參與了IE瀏覽器的相關工作,但主要是承擔基礎測試工作、IE多語言界面的開發,并非核心研發工程師,一位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陳本峰的工作屬于測試工程師,是基礎崗位,并不是核心研發人員,也沒有看到他曾經參與過微軟H5相關的工作。”
而在云適配此前的官網中,陳本峰還被形容為IE404頁面的締造者,“微軟省了2.97億”,還陸續獲得微軟最有價值榮譽專家(MVP)、微軟最佳產品貢獻獎等等。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微軟IE404項目的負責人另有其人,該知情人士分析,“陳本峰并不能算是締造者或者404之父,但確實參與了IE404項目的測試工作,但也只是項目內一個Developer(開發人員)。”
而對于此前所宣稱的“MVP”,一位微軟內部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該獎項主要用于對微軟社區有所貢獻的各地工程師,基本不會發給自己的在職員工,而新京報記者在微軟MVP公開查詢系統,也并未查詢到和陳本峰(Benjiamin Chen/Ben Chen)有關的任何獲獎信息。
一位在國外生活多年的工程師告訴新京報記者,“陳本峰的經歷來看,本身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但是并沒有擔任很核心的工作,夸大了自己的職業經歷,在國外大部分都是項目制,一個項目經理牽頭,不同的崗位分工很精細。很多在國外科技工作過的工程師,回國可能就會直接帶團隊,有的人哪怕是只參與了一小部分工作,卻會把項目功勞攬在自己身上,有知名項目參與背景,這樣容易拿到投資。”
陳本峰作為技術人才出身,經歷基本屬實,但和紅芯產品一樣,“虛假宣傳”并包裝了自己的“簡歷”。而一位接近內部人士透露,為之做包裝的人,就是紅芯另一位創始人高婧(Mirranda Gao)。
此前紅芯官網對紅芯聯合創始人、COO高婧的介紹長期“模糊”地介紹為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香港科技大學。
而紅芯瀏覽器事件之后,高婧的介紹改為了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而哈佛大學則被移至介紹的下方小字中,并標注為(交流學生)。這意味著紅芯方面將曾在哈佛大學參與交流生項目的高婧宣傳為畢業于哈佛大學,存在故意夸大宣傳的嫌疑。
新京報記者在領英找到了Mirranda Gao的頁面,顯示她的教育記錄為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的“Ungergraduate(本科生)”,而哈佛大學只有為期一年的交流,社團活動記錄為“sponsorship coordinator(贊助協調員)”和兼職英語家教。
在2014年她接受僑報網采訪時,這一經歷也得到了印證。在讀大學期間她以訪問的身份去了哈佛。她經常游蕩在MIT的聚會中。隨后又加入了一個名為SLP(創業領導培訓計劃),為創業者提供導師培訓等機會的組織。也正是SLP將她和陳本峰聯系到了一起。
高婧成為SLP在香港的創始人,這被看作是高婧職業經歷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除了引入SLP,她還是哈佛中國論壇組織者之一(經查證只是贊助協調員),但憑借這些經歷,她上榜《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還獲得“亞洲品牌十大創新女性”、“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品牌女性”、“北京海英人才” 等榮譽,高婧的創業可謂自帶光環。
引入SLP之后,高婧負責每隔兩周就尋找一個可以上課的導師,跑遍了香港的各個企業尋找愿意加入SLP的學員。而2012年,剛從美國回來,準備大干一場的陳本峰就是這樣被高婧用“魄力和能力”打動,成為了此后二人所合作的云適配。
從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后,在2010年至2017年,高婧簡歷顯示,在香港從事創業項目工作,2012年她和陳本峰一起進入微軟在中關村的創業培訓孵化器。和高婧接觸過的人形容她“女王范”,極擅長營銷。如果不選擇IT行業,高婧曾對媒體說,自己也許會去做和音樂有關系的事情,比如拉大提琴,因為拉大提琴的女生很帥。
在僑報網2014年對她的報道中,說到營銷經驗中開發市場這個重點,她用了“不擇手段”這個詞語:足夠的狠勁是每天破繭重生的堅實力量。
報道中介紹,從最初十幾個人組成的團隊的電話營銷,為了吸引客戶把價格降低,再后來開發代理商,直銷客戶,從媒體客戶到企業客戶,再到如今“云適配”運營一年半,全世界各個領域的客戶已多達幾萬家。例如,國內最大的云防護產品360網站衛士、中國政府網。還有最近十分熱門的百度“直達號”也選擇了與他們合作。“今天你云適配了嗎?”成為了網絡上的流行問候語。
“80”后陳本峰,確實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中科大參與科大訊飛萌芽,碩士畢業后進入微軟總部,回國后項目順利,他在官網中的介紹自帶“光環”,而這些光環卻并不全是真實的。
小時候在老家福建莆田長大的陳本峰,最喜歡打游戲,因為只買一個游戲幣,就在游戲店泡半天,家附近的游戲店老板都把他拉入黑名單。后來,他又迷上打籃球,打校隊,打全省聯賽,是一個籃球特長生。
陳本峰在接受人民網的采訪中回憶,自己的第一個轉折點是在高一暑假。在一場籃球比賽中他受了重傷,斷了職業籃球運動員之夢,于是他開始拿起書本學習。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他就從年級倒數50名考到全年級第一,最終在1998年高考中以全市理科第三名的成績順利考入有“科技英才的搖籃”之稱的中國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專業。
進入科大后,本是硬件專業的陳本峰卻對軟件癡迷,大一自學編程,大二獲得科大軟件比賽第一名,打籃球寫代碼就是陳本峰在中科大的全部生活。
陳本峰遇到本科導師王仁華教授,彼時市值沖天的科大訊飛還在中科大的襁褓中。2000年,由于編程能力出眾,20歲的陳本峰被他的本科導師——科大訊飛創始董事長、中文語音合成技術宗師王仁華教授“招致麾下”。
在此前他提到加入科大訊飛的經歷時,均稱“成為了當時的初始團隊”。他的工作是幫助訊飛完善了中文分詞系統,使其準確率從70%提升到93%。和陳本峰一樣,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也是科大訊飛創始人陳仁華教授的學生。8月16日,劉慶峰回應,但陳本峰不是科大訊飛的聯合創始人,曾經只是科大訊飛實驗室的一名實習生。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很多科技公司初創階段都是找了在校學生干一些基本的工作,所以陳本峰確實是在科大訊飛的初創團隊工作過,但并不是創始人之一,最多算是創始團隊實習生。”
在幾年前的報道中,陳本峰和高婧,一個80后,一個90后,一個堅信“小池塘養不出大鯊魚”,一個堅信“要在產品里‘走火入魔’”的兩個人組成了“云適配”這個奇特的組合,迎接他們的是一群對網絡無比依賴的瘋狂“觀眾”。
現在這些觀眾,正在等他們掀開自己真實的底牌。
新京報記者 任嬌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火爆,HTML5因具有跨平臺、開發快的優勢,贏得了更多企業和學習者的青睞。眾多人紛紛轉戰HTML5的學習行列。對于零基礎的同學來說,想要的就是適合零基礎學習HTML5的教程方法,以達到快速學習的目的。本文千鋒武漢HTML5培訓小編總結了以下幾點,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學習。
一、HTML5學習途徑
1、很多視頻網站。比如千鋒教育的官網,還有千鋒騰訊課堂可以看免費的學習教程視頻。
2、新手跟著視頻教程學習,需要邊學邊練,多練習代碼,不懂的一定要多看,基礎要打牢。
二、HTML5開發工具
HTML5是一個標記類的語言,雖然用文本編輯器也能編寫的,但是用一些集成工具還是高效一些。
三、HTML5學習路徑
1、Html基礎
2、CSS基礎
3、HTML5
4、JavaScript
5、CSS3
6、jQuery
然后項目實戰,找個網頁從靜態頁面寫起,切圖之類的。公司有相關的HTML5項目,直接拿來學習更好。
四、HTML5相關書籍
可以找一些不錯的HTML5相關書籍來學習,理論知識也需要掌握,而且書籍可以做一些筆記,重點難點可以標記,不懂和重點多看多記,這樣能更好的掌握。
推薦五本不錯的HTML5書籍,它們確實是學習HTML5的好幫手。分別是《HTML5 + CSS3 從入門到精通》、《響應式web設計:HTML5和CSS3實戰》、《HTML5移動web開發實戰詳解》、《瘋狂HTML 5/CSS 3/Java講義》、《HTML5與CSS3權威指南》、《HTML5觸摸界面設計與開發》。
學習HTML5,可以參考千鋒武漢HTML5培訓小編提供的HTML5學習路線,對從零基礎小白到web前端初級開發工程師,web前端高級開發工程師,后面的web前端大神級開發工程師都有一個明確清晰的指導,根據提供的HTML5學習路線圖可以讓你對學習HTML5需要掌握的知識有個清晰的了解,并快速入門HTML5開發。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