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時代,由于關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們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關注正態分布曲線的“尾部”,關注“尾部”產生的總體效益甚至會超過“頭部”。例如,某著名網站是世界上大的網絡廣告商,它沒有一個大客戶,收入完全來自被其他廣告商忽略的中小企業。,網絡時代是關注“長尾”、發揮“長尾”效益的時代。
長尾理論是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新理論,由美國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長尾理論認為,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過去人們只能關注重要的人或重要的事,如果用正態分布曲線來描繪這些人或事,人們只能關注曲線的“頭部”,而將處于曲線“尾部”、需要更多的精力和成本才能關注到的大多數人或事忽略。例如,在銷售產品時,廠商關注的是少數幾個所謂“VIP”客戶,無暇顧及在人數上居于大多數的普通消費者。長尾關鍵詞顧名思義比一般關鍵詞要長,是那些與網站內容有相關性的關鍵詞。它們不是熱門關鍵詞,也就是說它們可能并不是客戶常用來檢索的關鍵詞。更多的時候,它們應該是熱門關鍵詞與非熱門關鍵詞的組合,或者是熱門關鍵詞和熱門關鍵詞的組合詞。
長尾關鍵詞的特征是:比較長,往往是2-3個詞組成,甚至是短語。存在于內容頁面,除了內容頁的標題,還存在于內容中。搜索量非常少,并且不穩定。長尾關鍵詞帶來的客戶,轉化為網站產品客戶的概率比目標關鍵詞低很多。存在大量長尾關鍵詞的大中型網站,其帶來的總流量非常大。
長尾理論對于搜索引擎優化中的關鍵字策略非常有用即雖然少數核心關鍵字或通用關鍵字可以為網站帶來可能超過一半的訪問量,但那些搜索人數不多然而非常明確的關鍵字的總和——即長尾關鍵字同樣能為網站帶來可觀的訪問量并且這些長尾關鍵字檢索所形成的顧客轉化率更高,往往也大大高于通用關鍵字的轉化率。比如,一個利用通用詞匯“SEO”進行檢索到達網站訪問者與一個搜索“石家莊SEO”到達網站的訪問者相比,后者更加容易轉化成該網站的客戶。這也就是研究用戶關鍵字檢索行為分散性以及分散關鍵字策略的價值所在。
百度與谷歌的左側排名方式可以大致分為2種:左側競價排名,左側自然排名。作為大的2個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與谷歌能給各個網站帶來龐大的訪問量。競價排名雖然能穩定的排在搜索引擎首頁。然而,在百度和谷歌排名靠前的熱門詞匯,往往每個訪問動輒幾元的競價,對于一個日訪問量數以萬計的網站而言,這筆推廣費用將是一筆不菲的推廣營銷開支,非常不適合大多數的網站。更多的網站需要性價比更為高效的方式提高站點排名。
所以,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現在越來越多的網絡營銷人員開始關注網站中的長尾關鍵字,對長尾關鍵字擴展花費更多的心思。這實際上其實也是一種必然,因為核心關鍵字的排名流量競爭過于激烈,將精力花費在非熱門的關鍵字優化上依然可以獲取到與核心關鍵字相當的流量,這樣方式就是以關鍵字的覆蓋面取勝,終能夠集腋成裘、聚沙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