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言
三欄布局,顧名思義就是兩邊固定,中間自適應。三欄布局在實際的開發十分常見,比如淘寶網的首頁,就是個典型的三欄布局:即左邊商品導航和右邊導航固定寬度,中間的主要內容隨瀏覽器寬度自適應。
我們不妨假定這樣一個布局:高度已知,其中左欄、右欄寬度各為300px,中間自適應,可以通過幾種方法來實現?以及各自的優缺點是什么?
本文源代碼請猛戳三欄布局源碼,歡迎star和fork
一、浮動布局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Layout</title> <style media="screen"> html * { padding: 0; margin: 0; } .layout article div { min-height: 150px; } </style> </head> <body> <!--浮動布局 --> <section class="layout float"> <style media="screen"> .layout.float .left { float: left; width: 300px; background: red; } .layout.float .center { background: yellow; } .layout.float .right { float: right; width: 300px;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欄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right-center">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right"></div> // 右欄部分要寫在中間內容之前 <div class="center"> <h2>浮動解決方案</h2> 1.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2.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3.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4.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5.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6.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div> </article> </section> </body> </html>
這種布局方式,dom結構必須是先寫浮動部分,然后再中間塊,否則右浮動塊會掉到下一行。
浮動布局的優點就是比較簡單,兼容性也比較好。但浮動布局是有局限性的,浮動元素脫離文檔流,要做清除浮動,這個處理不好的話,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父容器高度塌陷等。
二、絕對布局
<!--絕對布局 --> <section class="layout absolute"> <style> .layout.absolute .left-center-right>div{ position: absolute;//三塊都是絕對定位 } .layout.absolute .left { left:0; width: 300px; background: red; } .layout.absolute .center { right: 300px; left: 300px;//離左右各三百 background: yellow; } .layout.absolute .right { right: 0; width: 300px;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欄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center-right">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center"> <h2>絕對定位解決方案</h2> 1.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2.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3.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4.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5.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6.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div> <div class="right"></div> </article> </section>
絕對定位布局優點就是快捷,設置很方便,而且也不容易出問題。缺點就是,容器脫離了文檔流,后代元素也脫離了文檔流,高度未知的時候,會有問題,這就導致了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和可使用性是比較差的。
三、flexbox布局
<!--flexbox布局--> <section class="layout flexbox"> <style> .layout.flexbox .left-center-right{ display: flex; } .layout.flexbox .left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red; } .layout.flexbox .center { background: yellow; flex: 1; } .layout.flexbox .right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欄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center-right">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center"> <h2>flexbox解決方案</h2> 1.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2.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3.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4.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5.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6.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div> <div class="right"></div> </article> </section>
flexbox布局是css3里新出的一個,它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兩種方式的不足出現的,是比較完美的一個。目前移動端的布局也都是用flexbox。 flexbox的缺點就是IE10開始支持,但是IE10的是-ms形式的。
四、表格布局
<!--表格布局--> <section class="layout table"> <style> .layout.table .left-center-right { display: table; height: 150px; width: 100%; } .layout.table .left-center-right>div { display: table-cell; } .layout.table .left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red; } .layout.table .center { background: yellow; } .layout.table .right { width: 300px;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欄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center-right">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center"> <h2>表格布局解決方案</h2> 1.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2.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3.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4.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5.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6.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div> <div class="right"></div> </article> </section>
表格布局的兼容性很好(見下圖),在flex布局不兼容的時候,可以嘗試表格布局。當內容溢出時會自動撐開父元素。
表格布局也是有缺陷:①無法設置欄邊距;②對seo不友好;③當其中一個單元格高度超出的時候,兩側的單元格也是會跟著一起變高的,然而有時候這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效果。
五、網格布局
<!--網格布局--> <section class="layout grid"> <style> .layout.grid .left-center-right { display: grid; width: 100%; grid-template-columns: 300px auto 300px; grid-template-rows: 150px;//行高 } .layout.grid .left { background: red; } .layout.grid .center { background: yellow; } .layout.grid .right { background: blue; } </style> <h1>三欄布局</h1> <article class="left-center-right"> <div class="left"></div> <div class="center"> <h2>網格布局解決方案</h2> 1.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2.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3.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4.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5.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6.這是三欄布局的浮動解決方案; </div> <div class="right"></div> </article> </section>
CSS Grid是創建網格布局最強大和最簡單的工具。就像表格一樣,網格布局可以讓Web設計師根據元素按列或行對齊排列,但他和表格不同,網格布局沒有內容結構,從而使各種布局不可能與表格一樣。例如,一個網格布局中的子元素都可以定位自己的位置,這樣他們可以重疊和類似元素定位。
但網格布局的兼容性不好。IE10+上支持,而且也僅支持部分屬性。
六、總結
通過上面詳細介紹五種布局的優缺點,在實際開發中最優選擇哪種布局?相信讀者心中會有自己的答案。
我覺得flex和grid布局就可以搞定實際開發中的布局,假設瀏覽器都支持這兩個模塊,你將選擇grid還是flexbox來給頁面布局?flexbox是一維布局,他只能在一條直線上放置你的內容區塊;而grid是一個二維布局。前面也簡單說到,你可以根據你的設計需求,將內容區塊放置到任何你想要放的地方。那么不用多說,你應該知道哪一種更適合你的布局。此外,如果要兼容低版本的IE(比如IE8+),可以考慮table布局。
最后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中間部分被內容高度撐開,需要左右欄也撐開,這五種布局哪些布局還可以用?
答案:flex布局和table布局
作者:人心思動
鏈接:http://www.imooc.com/article/details/id/79718
上篇文章分享了一款史上最沒用的中文版的CSS漸變色庫,今天再來分享一篇它的兄弟庫chinese-layout。
chinese-layout是一款利用CSS自定義屬性來制作的中文布局CSS庫,由于grid布局十分強大,強大到甚至只需要兩行CSS代碼就可以完成一個基本的布局。不過grid屬性較多較為復雜,并且不支持IE瀏覽器等特點導致了許多人并不很了解它。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IE瀏覽器的逐步退出市場,兼容性已經不再是特別需要糾結的一件事情了:
可以看到各大瀏覽器的支持情況已經較為樂觀了,為了讓大家快速體驗grid布局的強大之處,chinese-layout就此誕生!
該庫的尺寸十分輕量級,只有不到1KB的大小(653字節),并且使用起來也是十分的方便。
假設現在有一個ul元素,我們想要它變為一個九宮格的布局,首先需要在ul元素上寫:
ul {
/* 這個是固定寫法,必須先指定display為grid */
display: grid;
/* grid屬性需要指定哪種布局 */
grid: var(--九宮格);
/* 加入一點間距,讓九個元素相互之間有一定的距離 */
gap: 10px;
}
然后在父元素里面添加九個元素:
<ul>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li></li>
</ul>
這就完事啦:
當然這里其實是省略了一些父元素上的寬高以及子元素的顏色等細節。
這些細節就交給你們來決定,在此案例中chinese-layout只負責將父元素分割成九等分。
本文采用了chinese-gradient來作為背景色
要記得先引入這個庫才能夠去正常的使用。如果你的項目是一個工程化的項目,那么:
npm i chinese-layout
記得要在主文件中引入:
import 'chinese-layout'
同時也支持sass、less等,如:
import 'chinese-layout/chinese-layout.scss'
如果你只是想在<link>標簽里引入的話,那么: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unpkg.zhimg.com/chinese-layout">
首先一定要記得聲明 display: grid;
因為chinese-layout底層依賴的就是grid布局。
grid: var(--居中)
DOM結構:
<parent>
<child/>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這種布局需要先在父元素上寫這么兩行代碼: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居中);
}
然后再在子元素上寫上:
child {
grid-area: 中;
}
但是看起來除了灰蒙蒙一片的背景好像啥也沒有是吧,那是因為我們沒給子元素加上寬高,而且子元素里也沒有任何的內容,導致子元素寬高為0不可見,那么現在我們來給子元素一個寬高再來看看:
child {
width: 20px;
height: 20px;
grid-area: 中;
}
子元素便會在父元素里水平垂直居中:
grid: var(--雙列)
DOM結構: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雙列);
}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來看看語法: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雙列);
}
可以看到現在兩列緊緊的貼合在一起了,不過有時候這兩列我們并不想它們緊貼在一起,這時我們可以使用 gap 屬性來控制列與列之間的間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雙列);
gap: 10px;
}
運行結果:
可以看到列與列直接距離變成我們設置的10px了,但 gap 屬性只會改變列與列之間的距離,并不會改變與父元素之間的距離,所以之前緊貼著父元素的現在還是緊貼著父元素,如果想與父元素有間距的話可以給父元素加padding:
雙列布局是不需要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屬性的,不過你要是非要想指定一下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child1 {
grid-area: 左;
}
child2 {
grid-area: 右;
}
運行結果:
(可以通過指定grid-area來顛倒DOM位置,沒事可以去試試)
grid: var(--三列)
咦?這不是雙列嗎?說好的三列呢?
其實是這樣,三列中的最中間一列被做成了自適應了,如果不給寬度并且也沒有任何帶寬度的子元素的話寬度就會為0,所以就看不到最中間那列啦!
那咱們給中間的DOM元素一個寬度吧: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三列);
}
child2 {
width: 800px;
}
運行結果:
也可以不給寬度,直接用內容去撐開:
<parent>
<child1/>
<child2>child2</child2>
<child3/>
</parent>
運行結果:
也同樣可以用gap屬性來控制間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三列);
gap: 10px;
}
child2 {
width: 800px;
}
運行結果:
三列布局是不需要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屬性的,不過你要是非要想指定一下的話也不是不可以:
child1 {
grid-area: 左;
}
child2 {
grid-area: 中;
}
child2 {
grid-area: 右;
}
運行結果:
(可以通過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屬性來顛倒DOM位置,沒事可以去試試)
grid: var(--呂形)
可是這看起來也不像呂形啊,呂不是應該上面一個口下面一個口嗎?
其實還是那個原理:上面的盒子如果不給高度的話默認為0。
那咱們給個高度再看看:
<parent>
<child1/>
<child2/>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呂形);
}
child1 {
height: 100px;
}
child2 {
overflow-y: auto;
}
運行結果:
還可以通過 gap 屬性來控制間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呂形);
gap: 10px;
}
child1 {
height: 100px;
}
運行結果:
也可以通過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屬性來顛倒DOM位置: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呂形);
gap: 10px;
}
child1 {
grid-area: 下;
overflow-y: auto;
}
child2 {
height: 100px;
grid-area: 上;
}
運行結果:
grid: var(--上下欄)
看過前面幾種布局的朋友應該猜到了,是因為上盒子和下盒子沒給高度導致現在只能看見中間那欄,咱們給個高度再來看看: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上下欄);
}
child1 {
height: 80px;
}
child2 {
overflow-y: auto;
}
child3 {
height: 100px;
}
運行結果:
還可以通過 gap 屬性來控制間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上下欄);
gap: 10px;
}
child1 {
height: 80px;
}
child2 {
overflow-y: auto;
}
child3 {
height: 100px;
}
運行結果:
也可以通過指定子元素的 grid-area 屬性來顛倒DOM位置: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上下欄);
gap: 10px;
}
child1 {
grid-area: 中;
overflow-y: auto;
}
child2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3 {
height: 100px;
grid-area: 下;
}
運行結果:
grid: var(--四宮格)
DOM結構: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四宮格);
}
如果不想各個宮格緊貼在一起,可以用 gap 屬性來控制間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四宮格);
gap: 10px;
}
運行結果:
gap 屬性是控制行和列之間間距的,但如果你想要行間距和列間距不一樣的話,就要用到下面兩個屬性了:
也可以通過 grid-area 屬性來重新分配DOM元素的位置:
child1 { grid-area: 左上; }
child2 { grid-area: 右上; }
child3 { grid-area: 左下; }
child4 { grid-area: 右下; }
運行結果:
grid: var(--六宮格)
DOM結構: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child5/>
<child6/>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六宮格);
}
如果不想各個宮格緊貼在一起,可以用 gap 屬性來控制間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六宮格);
gap: 10px;
}
運行結果:
gap 屬性是控制行和列之間間距的,但如果你想要行間距和列間距不一樣的話,就要用到下面兩個屬性了:
也可以通過 grid-area 屬性來重新分配DOM元素的位置:
child1 { grid-area: 左上; }
child2 { grid-area: 右上; }
child3 { grid-area: 左下; }
child4 { grid-area: 右下; }
運行結果:
grid: var(--九宮格)
DOM結構: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child5/>
<child6/>
<child7/>
<child8/>
<child9/>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九宮格);
}
如果不想各個宮格緊貼在一起,可以用 gap 屬性來控制間距: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九宮格);
gap: 10px;
}
運行結果:
gap 屬性是控制行和列之間間距的,但如果你想要行間距和列間距不一樣的話,就要用到下面兩個屬性了:
也可以通過 grid-area 屬性來重新分配DOM元素的位置:
child1 { grid-area: 左上; }
child2 { grid-area: 中上; }
child3 { grid-area: 右上; }
child4 { grid-area: 左中; }
child5 { grid-area: 中中; }
child6 { grid-area: 右中; }
child7 { grid-area: 左下; }
child8 { grid-area: 中下; }
child9 { grid-area: 右下; }
運行結果:
grid: var(--鋪滿)
看起來貌似啥也沒有,那是因為顧名思義,鋪滿就是子元素和父元素的大小一樣大嘛,來看看DOM結構:
<parent>
<child/>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ird: var(--鋪滿);
}
grid: var(--圣杯)
DOM結構: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child5/>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圣杯布局的子元素必須指定位置: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圣杯);
}
child1 { grid-area: 上; }
child2 {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grid-area: 右; }
child5 { grid-area: 下; }
但是看起來并沒有看到圣杯布局的影子,灰蒙蒙的一片,還是那個原因,把上下左右的寬高控制權都留給用戶,如果子元素里沒有任何內容并且沒有指定寬高的話就不會顯示在屏幕上,我們來給個合適的寬高再看看: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圣杯);
}
child1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2 {
width: 100px;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width: 100px;
grid-area: 右;
}
child5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下;
}
運行結果:
再給個間距看看效果: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圣杯);
gap: 10px;
}
運行結果:
不給寬高只靠子元素的內容撐起來也可以,而且可以缺少某一個DOM元素,比如我們不想要"右"了: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圣杯);
gap: 10px;
}
child1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2 {
width: 100px;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下;
}
運行結果:
雖然看起來"中"的右側受 gap 屬性的影響導致有一定的間距,但我們可以不加 gap,靠 margin 來控制間距:
parent > child {
margin: 10px;
}
運行結果:
即使不給"中"設置寬高,"中"也會根據父元素的寬高來自動調整自己的寬高大小。
也可以靠 row-gap 和 column-gap 屬性來單獨控制橫、縱間距:
grid: var(--雙飛翼)
DOM結構: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child5/>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雙飛翼布局的子元素必須指定位置: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雙飛翼);
}
child1 { grid-area: 上; }
child2 {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grid-area: 右; }
child5 { grid-area: 下; }
但是看起來并沒有看到雙飛翼布局的影子,灰蒙蒙的一片,還是那個原因,把上下左右的寬高控制權都留給用戶,如果子元素里沒有任何內容并且沒有指定寬高的話就不會顯示在屏幕上,我們來給個合適的寬高再看看: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雙飛翼);
}
child1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2 {
width: 100px;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width: 100px;
grid-area: 右;
}
child5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下;
}
運行結果:
再給個間距看看效果: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雙飛翼);
gap: 10px;
}
運行結果:
不給寬高只靠子元素的內容撐起來也可以,而且可以缺少某一個DOM元素,比如我們不想要"右"了:
<parent>
<child1/>
<child2/>
<child3/>
<child4/>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雙飛翼);
gap: 10px;
}
child1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上;
}
child2 {
width: 100px;
grid-area: 左;
}
child3 { grid-area: 中; }
child4 {
height: 80px;
grid-area: 下;
}
運行結果:
雖然看起來"中"的右側受 gap 屬性的影響導致有一定的間距,但我們可以不加 gap ,靠 margin 來控制間距:
parent > child {
margin: 10px;
}
運行結果:
即使不給"中"設置寬高,"中"也會根據父元素的寬高來自動調整自己的寬高大小。
也可以靠 row-gap 和 column-gap 屬性來單獨控制橫、縱間距:
grid: var(--響應式)
響應式布局會根據父元素的大小以及子元素的數量來自行決定如何排版
DOM結構:
<parent>
<child1/>
<child2/>
......
<child-N/>
</parent>
DOM結構只是示意,真實布局時要把parent和child換成你想要的元素,如:<ul> <li></li> </ul>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響應式);
}
不過每列的最小寬度默認是100px,如果想改變這一大小的話需要在 :root 選擇器上定義一個 --寬 變量,比如想要寬變成30px:
:root {
--寬: 30px;
}
如果每個子元素之間的距離太近了的話別忘記用 gap 屬性來控制間距哦:
parent {
display: grid;
grid: var(--響應式);
gap: 10px;
}
整體來說這款插件還是不錯的,使用簡單方便,中文命名雖然符合中國人的習慣,但命名太多比較依賴文檔。
還在為布局頭疼的朋友可以快速入手哦!
我們可以看到當使用多列布局column-count屬性后,可以將文本分成2兩列,column-count屬性的參數為整數型,即寫入數字幾,就代表分成幾列。
我們設置column-gap屬性為80px,從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文本列與列之間的間隔為80px。
column-rule屬性有三個參數,分別是設置寬度,間隔樣式,顏色。
CSS多列column-count一般運用在分段文章上,如看過老式報紙的人應該知道,一篇文章從左到右,從上往下在一個小區域內進行閱讀。而不是一篇文章占用整個頁面的寬度。
相對于前端CSS的column-count多列屬性,該屬性比較冷門了,因為很少有場景需要像老式報紙那樣。但是也可以編寫與其他功能部分的作用。
該案例中的文字導航欄,我們可以輕松實現具有相同距離的導航欄多列布局。同時根據多列column-count的屬性,我們可以輕松修改多列的寬度,以及列與列之間的樣式,顏色,寬度。使用column-count多列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該屬性主要作用于文本內容。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