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者按:日前,微軟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Surface產品——Surface Go,引發了業界的關注。《連線》雜志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雖然Surface Go很小,但它是微軟在微型計算機領域的一個“大賭注”。文章作者為 LAUREN GOODE,由36氪編譯。
IAN C. BATES
帕諾斯·帕納尼(PanosPanay)是一個“賭徒”。 你可以在微軟的37號大樓里看到證據,那里有兩張1美元的鈔票,從擱在架子上的 Surface 平板電腦下面延伸出來。
我在最近一次訪問微軟的期間問了帕納尼有關美元的問題,他說,這是幾年前他在一個特定產品上下的賭注。我問他是不是在 Surface RT 上下注了,因為這是微軟公司生產的第一款 Surface 產品,他看上去很驚訝。“我輸掉了那場賭局,但我會贏下這場賭局,”他說。“這場賭局關于一款正在上市的產品。”
微軟首席產品官帕納尼不想談論Surface過去的幽靈,或者是現在的幽靈。帕納尼想談的是他在Surface產品陣容中的下一個大賭注:全新的Surface Go。但是稱其為“大”有點顯得用詞不當,因為Surface Go是為了“消失”而設計的。
IAN C. BATES
如果你研究一下Surface產品線的發展路徑,你可能會說Surface Go以前就以某種形式存在了,就算不是一款原型產品,也會出現在草圖、漏洞、謠言和我們自己的想象中。但帕納尼堅持認為,這種新的二合一設備不是其他任何產品的后代——不是Surface RT,不是Surface 3,也不是Surface Mini (這是帕納尼設想的一種夢想記事本,但從未交付)。
相反,新的Surface Go試圖將售價1000美元的Surface Pro的大部分高級功能帶到一款超便攜、更便宜的產品上。
IAN C. BATES
像Surface Pro一樣,Go是一種“可拆卸”的平板電腦,它與微軟的AlcantaraType Cover 鍵盤相連;具有相同的鎂外殼;明亮、高分辨率的觸摸屏顯示器,長寬比為3 : 2,并與Gorilla玻璃粘合;后部的支架延伸到165度;支持微軟的觸控筆,磁性地附著在平板電腦上;配備有用于生物認證的Windows Hello人臉識別攝像機;兩個前置揚聲器;一個800萬像素的后置攝像頭;等等。這基本上就是一份關于Surface Go外部特征的清單了。
但是Surface Go很小。它的尺寸為9.6 × 6.9 × 0.33英寸,對角線為10英寸,重1.15磅。我第一次看到Go的時候,微軟的產品營銷經理娜塔莉婭·厄本諾維奇(Natalia Urbanowicz)從一個10英寸長的Knomo包里拿出了這個設備,以展示它能非常容易地被藏起來。重量輕到可以被誤認為是一個用來寫字的筆記本;上一次我對電腦有這樣的感覺是在2016年聯想公司發布 YogaBook 的時候。
IAN C. BATES
Go也是有史以來最便宜的Surface。當它在8月初出貨時,它的基本價格是399美元。配置是64G存儲+4G運行內存,運行 Windows 10 Home in s Mode (s 代表"流線型",意思是你只能從 Windows 商店下載應用程序)。此外,你還需要額外購買Type Cover 鍵盤和觸控筆。
在這個基礎上,規格和價格逐漸攀升:256G存儲+8G運行內存且帶有LTE的Surface價格會更高,盡管微軟還沒有透露是多少。所有的配置都有一個用于附加存儲的microSD插槽。
Surface Go不是帕納尼和他的團隊交付的第一個10英寸的Surface。之前的 Surface 有一個10.6英寸的顯示屏。2015年,微軟發布了10.8英寸的Surface 3。起價為499美元,運行的是一個“真實”版本的Windows,而不是Windows RT,但是它也沒有足夠的動力;帕納尼現在承認,它有一個不合理的充電機制。
“直到今天,我還對Surface 3的充電口感到抱歉,”帕納尼說。 “我讓自己相信,這個無處不在的 USB 2.0連接器能夠解決人們向我提出的要求:我可以用我已有的充電器充電嗎?我了解到,人們想要一個帶充電器的設備,他們想要一個非常無縫的充電體驗...... 我知道這看起來很細微,但我不認為我可以夸大,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成為一個重要的差異制造者。”
帕納尼說,很顯然,Surface 3需要一個繼承者,根據定義,這就是Surface 4。但“這種演變是不對的,”他說。“那太接近原來的Surface Pro了,這根本不是這個產品應該有的樣子。”相反,在過去三年里,他一直在摸索一些類似Surface Go的產品——代號為“Libra”。
新的 Surface Go 從所有的這些教訓中受益匪淺。它具有與Pro系列相同的Surface Connect 端口,以及用于數據傳輸和備份充電的USB - C 3.1端口。 它的續航能力應該在9小時左右。 它還運行在英特爾Pentium Gold處理器上。 這不是英特爾的頂級核心處理器之一,但與Surface3中的Cherry Trail Atom處理器相比,仍然有顯著的提升。
Surface的程序管理總經理皮特·基里亞庫(Pete Kyriacou)說,微軟與英特爾密切合作,針對這種特殊的外形調整處理器。“如果將這上面的圖形與運行在i5 (芯片)上的Surface Pro 3進行比較,它會好33 %;如果你把它和i7比較,它會好20%,”基里亞庫說。“所以我們說的是Pentium處理器,但是從圖形的角度來看,它比三年前的核心處理器要好。”
很多關于新Surface的東西已經被“調整”了——不僅僅是Go的內部,還有它的軟件。“我們調整了Office,然后調整了英特爾的部分,我們調整了Windows,我們確保它變成了現實,”帕納尼說。“我們讓Cortana[團隊]來更好地設計Cortana盒子——我們在10英寸的大小上尋找我們認為顧客需要的細節。”
當你買這么小的電腦時,通常會有一個權衡。你可以通過犧牲應用程序和瀏覽器窗口的空間來獲得便攜性。Surface Go有一個內置的擴展器,可優化10英寸屏幕的應用程序,微軟表示,它正在與第三方合作,以確保某些應用程序運行良好。但是,你只有這么多控制權,你擁有的軟件不是你自己的。當我有幾分鐘時間使用Surface Go時,去Windows Store下載亞馬遜Kindle應用程序,但根本找不到。
微軟的設計主管拉爾夫·格羅尼(Ralf Groene)說,使Surface變小不是一件小事。格羅尼帶我走過微軟園區87號樓的一部分,那里是設計工作室的所在地,格羅尼的60人團隊負責為潛在產品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意。
微軟設計主管拉爾夫·格羅尼。IAN C. BATES
在一扇寫著“絕對不準尾隨”的門后,一個小型多媒體團隊正在制作概念視頻,這是一個警告,不要讓一個人在你身后。“在產品制造出來之前,我們有一個愿景或者有一個想法,我們用視頻來表達它。”格羅尼告訴我,如果視頻被高層管理人員所接受,他們就知道有贏家了。“由于通常有一個時間表來說明要多久處理器才能適配,因此我們會嘗試在該時間表內構建盡可能多的產品迭代。”
一旦 Surface Go 開始落地,格羅尼的工作就變成了幾何學:你怎么把所有這些東西都裝進一個9.6英寸的外殼里? 再次使用鎂是一個很容易的選擇; 它比鋁輕了36% ,格羅尼說,微軟已經投資了加工鎂所需的機器。Go的一些角度比較柔軟——格羅尼稱這些角度為“曲率和半徑”——使它更容易長時間保持閉合,就像你在看書或畫畫一樣。
迄今為止,最大的挑戰是Go的Type Cover鍵盤。格羅尼說,人是一直保持不變的因素,包括手指。在你想讓筆記本變薄變輕的過程中,把鍵盤縮得太多,你不可避免地會收到人們的抱怨,他們的手指會很難受。(或者更糟的是,鍵盤基本上不能用。)
Go的鍵盤無疑比連接到Surface Pro的鍵盤小。但它仍然有一個精密的玻璃觸控板,格羅尼說,在這上面按鍵行程比Pro上的按鍵行程略小。
IAN C. BATES
最值得注意的是,Go 的鍵盤使用了剪刀開關機制,正如格羅尼所描述的那樣,賦予了正確的"火力" 。每一個按鍵都是略微凹陷的,這是微軟在觀看了高速攝像機拍攝下來的數小時人們打字視頻后做出的決定。 按鍵在你的手指下應該讓你感覺很舒服,而不是像一個小的輔助鍵盤。(我只在Go上使用了一小會兒鍵盤,所以我不能說長時間使用鍵盤是什么感覺。)
我向格羅內提到,蘋果一直堅持觸摸屏不適合個人電腦的立場,蘋果軟件主管克雷格·費德里奇( Craig Federighi )在最近接受《連線》采訪中強調了這一點,他說,觸摸屏“令人疲勞”。然而,微軟對觸摸屏電腦非常投入。微軟關于人們如何使用觸摸屏電腦的研究顯示了什么?
格羅尼首先指出,Surface筆記本電腦是微軟產品線中唯一一款具有經典筆記本電腦外形和觸摸屏的產品;其他的都是可拆卸的,或者,有一臺巨大的Surface Studio PC。但更重要的是,他說,“提供多種方式來完成事情,并不意味著我們增加了東西。它不像瑞士軍刀,你放進去的每一個工具都會使它變得更大。”
格羅內承認,如果你坐在那里舉著胳膊8個小時,會感到疲倦。但人們不應該這樣使用這些東西。“觸控筆也是一樣。“我們不需要這支觸控筆,因為我們生來就有10個觸控筆,”格羅內一邊說,一邊扭動手指,間接引用了史蒂夫·喬布斯( Steve Jobs )關于觸控筆的名言。“不過,當你想畫一些東西時,用有觸控筆的工具體驗是很棒的。”
“我們正試圖為人們設計產品,”他說,“我們并不會試圖規定人們如何使用我們的設備。”
IAN C. BATES
那么,這個很小的 Surface Go 到底是為誰而造的呢?這取決于你在微軟問誰,但簡短的回答似乎是:任何人和每個人。
產品營銷經理厄本諾維奇說,Go的核心是“接觸更多的用戶,擁抱‘也’(and)這個詞:我可以做母親,也可以做創業者;我可以是一名學生,也可以是社會正義戰士。”基里亞庫在描述Go的相機時說,“想想在施工現場的工人——建筑工人、建筑師,他們可以捕捉到他們需要的東西,甚至掃描文件。基里亞庫指出,你也可以使用Surface Connect端口對接Go,這是商務旅客的理想選擇。格羅尼談到了閱讀,繪畫,運行軟件應用程序,比如Adobe Photoshop和Illustrator。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看Hulu和Netflix上的節目。
帕諾斯·帕納尼最初對此有一個哲學上的答案。他說,他的“夢想”是把Surface產品帶給更多的人。“我是說,那不是我的終極夢想。但是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正在變得模糊,Go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明顯的舉措。”
在我和帕納尼聊天的前一天晚上,他和他的兒子去了Bellevue Square購物中心,有一次,他不得不拿出配備LTE的Surface Go,去解決他所說的一個緊迫的工作問題。他的兒子問這是不是新產品,帕納尼意識到在公共場合把東西拿出來是一個錯誤,就把它塞進了夾克里。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軼事:工作和家庭時間之間的界限模糊了,他不得不迅速地做些事情,當他完成時,他可以讓他的電腦消失。
微軟首席產品官帕諾斯·帕納尼,IAN C. BATES。
帕納尼表示,與8年前相比,團隊對人們如何使用 Surface 產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說,當時Surface 還只是一個在黑暗實驗室中發展起來的概念。 可以肯定的是,微軟制造硬件已經幾十年了——鍵盤、鼠標、網絡攝像頭、 Xbox 游戲機。 但當微軟決定開始制造自己的個人電腦(并最終對其軟件在筆記本電腦上的運行進行更多的控制) 時,這是微軟公司的一個新的硬件類別。 這是一個讓消費者再次對微軟感到興奮的機會,而不僅僅是企業客戶。
最初的幾年,Surface發展非常艱難。第一個產品被稱為Surface RT,這似乎是微軟高管們寧愿忘記的事情;在我訪問之前,微軟公關團隊提供的產品系列中,我并沒有看到它。它在2012年推出時正好趕上Windows 8的推出,Windows 8的用戶界面與以前版本的Windows完全不同。它運行在一個32位ARM架構上,這意味著它運行一個名為Windows RT的操作系統版本。在人們看來,Surface RT要么是一個糟糕的想法,要么是超前的想法。(這取決于你問的是誰,帕納尼說它很有遠見。)
之后,微軟推出了一系列Surface產品,由于公司的設計理念,更新的操作系統,以及摩爾定律,這些產品只會變得更好。 2013年,它推出了 Surface Pro 系列,它仍然是可拆卸的,但其性能與高級筆記本電腦相當,價格從799美元到2600美元不等。還有一條Surface Book產品線;Surface Book 2起價1199美元,約3.5英鎊,是筆記本電腦的一項重大承諾。Surface Studio是一款價值2999美元的多功能臺式PC,針對的是創意市場。Surface Laptop是微軟對蘋果 MacBook Air 的回應。 它起價799美元,去年推出時得到了很多積極的評價。
即便如此,微軟的Surface業務仍難以在個人電腦市場上取得重大進展。惠普和聯想在更廣闊的PC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而蘋果在平板電腦領域(包括可拆卸平板電腦和平板電腦)處于領先地位。“從交付角度來看,整個Surface產品組合相當微弱。”IDC跟蹤設備和顯示器的研究主管林恩·黃(Linn Huang)說。“它增長很快,然后iPad Pro推出,在過去幾個季度里,Surface出貨量不是逐年下降,就是持平。”
微軟也有新的競爭對手需要注意:谷歌便宜的Chromebook,它在短時間內占據了教育市場的很大份額。
“我會注意 Chromebooks 嗎? 當然,”帕納尼說。 “我也會注意 iPad 。 我使用多種設備。 這讓人很累。 但這是為了給你帶來一個完整的應用套件。”班帕納尼強調輕量級 Chromebook 的缺點之一:缺乏本地存儲空間。 與此同時,他說,Surface 設計的目的是讓人們在本地的設備上和云端都能保持效率。
而且,盡管帕納尼在密切關注Chromebook,但他堅稱微軟建造Go并不是來與Chromebook競爭。也就是說,Surface Go將有一個特定于學校的軟件選項:學校的IT管理員可以選擇是否使用 Windows 10 Pro Education 或者 Windows 10 s 模式。
帕納尼拒絕對微軟未來的計劃發表評論,盡管長期以來有傳言稱微軟可能會推出一種名為Andromeda的手持設備。如果說Surface Go是微軟回到了一個更小的10英寸可拆卸設備上,那么一個可以折疊成兩半的便攜式設備,一個可以在ARM處理器上運行的設備,就代表著微軟回到了移動設備上。高通公司還一直在生產旨在與英特爾核心處理器直接競爭個人電腦的移動芯片。
不過現在,帕納尼把他所有的籌碼都拋在了Surface Go上,并打賭這個小設備會讓大眾愛上Surface。他傾向于簡單地把過去的Surface產品,甚至那些做得不好的Surface產品記下來。但現在,“是時候了。”
原文鏈接:https://www.wired.com/story/surface-go-microsofts-big-bet-on-a-tiny-computer-future/
iOS應用程序將如何在Mac上運行?這里有更多的細節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質同能量之間的關系是個歷史久遠的問題。牛頓就曾發問過,物質和光之間難道不可以相互轉換嗎?對太陽發光機制以及對原子核放射性產物的動能來源的詰問,啟發了關于物質與能量之間的等價關系和轉化過程的思考。1900年,法國科學家龐加萊認為電磁場有動量 mv=(E/c2)c ,其中 E/c2等價于質量。1903年,意大利人德·普萊托假設以太以光速振蕩,而物質是響應以太振蕩的,故質量為m的物質具有 mc2的潛能。愛因斯坦首先從相對論的角度理解能量-質量(慣性)等價性的深刻含義。1905年愛因斯坦從相對性原理出發,考慮原子向相反方向發射兩束光的過程,得到了關系 E=Δmc2,即原子發射出能量為E的光,相應的質量減少為E=Δmc2中的Δm 。愛因斯坦自相對性原理得到這個關系式,它意味著能量守恒和質量守恒的合并。受此啟發,普朗克1907年研究了運動體系的動力學,給出了 M=(E0+pV0)/c2形式的納入了熱能的質能關系。在談論質量-能量關系時,質量是慣性質量,或者干脆說就是慣性(Tr?gheit, inertia)。
愛因斯坦得到的是 E=Δmc2形式的質能關系,其論證過程包括動能定義不正確、涉嫌循環論證以及未考慮廣延物體同質點粒子之間區別等瑕疵。1911年,勞厄用能量-動量張量概念針對能量-動量張量不隨時間變化的情形證明了質能等價關系。m=E/c2形式的質能等價關系的詮釋是,靜止參照框架內能量為E的廣延體系,其作勻速運動時的動力學行為等同于一個質量為 m=E/c2的質點。1918年克萊因推廣了勞厄的結果,他只需假設系統是閉合的而不要求能量-動量張量不依賴于時間,運用四維高斯定理得到了的質能等價關系,至此質能等價關系的推導才算塵埃落定。質能等價關系,一如別的物理思想,都是物理學這條連綿河流中的某個節點,都有其淵源。物理學不相信橫空出世。
一般核物理過程涉及的質量-能量關系是 E=Δmc2。類似正負電子對湮滅的過程,對應的關系才是 E=mc2, 即質量各為m的電子-正電子,湮滅為一對光子時,光子的能量為 E=mc2。這個公式的圖像中,質量和能量是有不同的載體的。關于質能關系有相當多的誤解,其中較著名的有根據
臆造出什么靜止質量同運動質量的區別。質量是粒子的標簽,是一個相對論不變量。造成這種誤解的一個根源是未習慣于用4-矢量和張量來理解相對論動力學,執其一點而隨意發揮。在狹義相對論中,能量是以 E/c 的形式作為動量的分量,以及以能量體積密度的形式作為能量-動量張量的一個分量出現的,其變換由相應的洛倫茲變換得到。談論質能關系以及能量-動量守恒問題時,應使用相對論動力學表示加洛倫茲變換的語言。
關于質能關系的驗證問題,核反應過程驗證的是 E=Δmc2,這是個釋放結合能的過程,并不是什么質量轉化成了能量。有些涉及中子的核反應過程也被拿來作為質能關系的驗證,因為中子質量是利用質能關系確定的,這種所謂的實驗驗證就涉嫌循環論證了。類似E=mc2這樣的相對論標志式公式,其正確性更多地來自理論基礎及其同其它理論的自洽性。
提示:本文內容硬核,故摘要偏長,只讀摘要也可。
作者 | 曹則賢(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The atom M is a rich miser…...(1)
-Albert Einstein
1
質量與能量
質量和能量是歷史永久的科學概念。從前,質量和能量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從化學反應,化學家總結出了質量守恒定律。從落體的高度與速度之間的轉化, 物理學家總結出了機械能守恒定律。動能-勢能之間的轉化,來自可見的高度與速度之間的轉化,可視才是關鍵!機械能和熱結合到一起,于是有了一般意義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物理學家相信這樣的守恒(不變性!)定律可以繼續擴展到所有領域。比如,質量和能量也存在某種等價關系或者守恒律嗎?
1704年,牛頓在《光學》一書中曾發出疑問:“重物和光不可以互相轉化嗎?”19世紀末,一個待解的物理之謎是太陽的能量來源與放射性過程所產生的高速粒子的動能問題。英國物理學家普萊斯頓(Samuel Tolver Preston,1844-1917)在 Physics of the Ether(以太的物理,1875)一書中指出,若將物質分成以太粒子,這些以光速傳播的以太粒子則代表著巨大的能量。1903年,意大利人德·普萊托(Olinto de Pretto, 1857-1921)則假設分子、原子和亞原子粒子都能響應以太的振動,因此質量為m的粒子包含量為 mv2(v是以太振蕩速度,即光速)的潛能,來解釋放射性粒子的動能問題。法國大學問家勒龐(Gustave Lebon, 1841-1931)在Evolution de matière(物質的演化,1905)一書中指出,物質可完全分解為光,其能量為
,且稱之為énergie intra-atomique (原子內的能量)。
質-能關系在龐加萊1900文章中是同一個悖論(電磁能的消滅與產生)相關聯的。龐加萊認識到電磁能的行為如同具有慣性的流體,故他把“流動的”電磁場當成一種想象的流體(fluide fictive)。龐加萊提出了輻射動量的概念:若一定體積內封閉了電磁能量dE,則這種假想流體有動量,對應的質量為 dm=dE/c2。在 sur la dynamique de l’électron(論電子的動力學,1906)(2)一文中,龐加萊為電子引入的拉格朗日量形式為
,也即電子的勢能為 U=mc2 ,即靜止的電子具有能量 E=mc2。在經典電磁學,一個粒子在電磁場中被電場加速做功,在dt時間內吸收能量為dW(來自電場方向),獲得往前的動量(k 方向,來自洛倫茲力)為dW/c。而這些都來自電磁波,可以認定電磁波有關系p=E/c。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一段時間里,為了理解帶電物體的質量如何依賴于靜電場,那時已有電磁質量的說法,甚至分為縱向質量 mL=m0/(1-v2/c2)3/2和橫向質量 mT=m0/(1-v2/c2)1/2。1904年,哈瑟諾爾(Friedrich Hasen?hrl, 1874-1915)計算空腔里熱的輻射壓力效果,得出的結果是,擁有輻射能量的空腔的質量有一個明顯的增量,
,后來又被修正為
。1907年,普朗克指出,吸收或者發射了熱能的物體,其慣性質量變化為 m-M=E/c2。1907年,普朗克討論了運動體系的動力學問題,給出過M=(E0+pV0)/ c2形式的質能等價表達式,為的是給出一個不依賴于速度的體系的質量。
2
德·普萊托的質能關系
在意大利人德·普萊托1903年的文章中,公式 E=mc2已現身影,源于對以太和放射性問題的研究。德·普萊托注意到,幾乎沒有動能的原子核,其放射出來的粒子卻具有極大的動能。放射性粒子的巨大動能必須有個來處,如果人們堅信能量守恒的話,則必須認為在物質內部潛伏著某些能量,其對我們總是隱藏的。
德·普萊托接下來論證的基礎概念,依然是以太。在以太這種流體中寄存著宇宙的能量,無窮盡的能量,且此能量處于最簡單的、最原初的形式(sotto la forma più semplice ed originaria);其它的能量,例如光能、電能和熱等等,不過是導出性的,是由運動引起的。以太一直在平衡位置附近連續振動,而這個快速運動應該原子或者分子甚至原子以下的粒子所接收到。如果整個物體都被無限小尺度上的運動激發了,非常快,象以太一樣,那么可以認為這塊物體,其中每個粒子都以同樣的速度在空間中整體一起運動的這塊物體,隱含著由這個物體的內部質量所表示的那么一坨能量(una somma di energia rappresentata dall'intera massa del corpo),也即對應的能量為mv2,v是以太振動的速度,即光速。這個論證導向一個出乎意料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在一公斤的物質中,完全不為我們所感知,竟然儲存著這么大量的沉睡的能量,足以抵得上萬億公斤的煤。這想法無疑地會被判定為太荒唐了(l'idea sarà senz'altro giudicata da pazzi)。一公斤的物質,以光速拋出,攜帶的能量之大難以想象。此一嚇人的結果何時曾挑動過我們的神經呢?
德·普萊托的論證還包括對慣性(惰性)的理解。物質是惰性的(la materia è inerte),這不應被理解為“非能動的”。惰性一詞指的是,物質真正的要務就是響應以太的行為。物質確實跟從以太的作用,可使用和儲存其能量。
德·普萊托得出質量為m的物質攜帶量為mv2的潛能的結論,是基于以太的概念,論證過程包含不少錯誤,但自有其深刻的思想意義。但是,這個思考是我們走向正確理論的邏輯鏈條中的一環。愛因斯坦1905年發表了“物體的慣性依賴于其所蘊含能-量嗎?”一文,其中的Energieinhalt (能的含量)一詞在德·普萊托思想的基礎上就非常容易理解。質量對應著一定的潛能,這個能的多少決定了物體的Tr?gheit,即慣性(質量)。質能關系里的質量是慣性(質量),慣性質量是物體存儲的能量。
3
愛因斯坦的質能關系
愛因斯坦1905年的經典文章“物體的慣性依賴于其所蘊含的能-量嗎?”(3),后來被當成是質能關系研究的起源。愛因斯坦設想一束光波在(x, y, z)坐標系(4)中的方向與x-軸成φ角,其能量為ε;在一沿x-軸方向以速度v運動的坐標系(ξ, η, ζ)中看來,能量為
。現在,假設一在(x, y, z)坐標系中靜止的物體,能量為E0,其在坐標系(ξ, η, ζ)中的能量為 H0 。此物體向與x-軸成φ角的方向和相反方向上同時發射在(x, y, z)坐標系中能量為L/2 的光。在(x, y, z)坐標系中,此物體保持靜止;在坐標系(ξ, η, ζ)中,物體發射光前后速度應該相等。此過程在兩個坐標系中都應該滿足能量 (守恒) 原理。將物體發射后在(x, y, z)坐標系中和坐標系(ξ, η, ζ)中的能量分別記為 E1和 H1。則有
,
。顯然,差 H0-E0或者 H1-E1只可能是物體的動能加上某個任意普適常數,即 H0-E0=T0+Const. ;H1-E1=T1+Const. 也即
。保留低階項,T0-T1=1/2(L/c2)v2。這個結果可以這樣理解,一個物體發出了能量為L的光輻射,則其質量就減少 Δm=L/c2。必須指出,這里的Δm是物體的質量損失,而L是光的能量—此公式中的質量和能量分屬兩個不同的主體。愛因斯坦接著說,如果本理論對應實際情況,則射線在發射體和吸收體之間傳遞了慣性(質量)。愛因斯坦的這個推導談不上優美,實際上它備受批評,但它是自相對性原理的推導,意味著質量與能量之間的聯系來自相對性原理的要求(postulate),意味著質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合并。1905年,相對論還只是嶄露頭角,相對論力學尚未建立起來,要求一下子得出正確的能量-動量表達是不現實的。愛因斯坦也知道自己推導的不嚴謹,他后來不停地想證明質能等價關系 (參閱愛因斯坦于1905, 1906,1907, 1907, 1912, 1935, 1946發表的文章),跨度長達40年。1946年,愛因斯坦才把質能等價公式寫成 E=mc2的形式,出現在文章的題目中。這個公式此處的寓意是:“質量為m的粒子,具有內稟能量mc2。” 愛因斯坦自己從未宣稱擁有這個公式的優先權。
4
電子-正電子湮滅
1928年,狄拉克提出了相對論量子力學方程,導致了反電子概念的提出和反電子的發現。反電子是1932年在電子-反電子對的產生過程中被發現的。電子-反電子對的發生可發生在如下的過程中,hv+p+→ p++e++e- ,光子在同質子的碰撞過程中轉化為了電子-反電子對。在這個過程中,光子的能量轉化成了兩個具有確定質量的粒子,質能等價關系表現為 Eγ/c2→2me。這里比質能等價關系更重要的是,原本電中性的光,誘導了一團帶正電和一團帶負電的具有慣性的區域—有慣性質量的電荷的出現才是更重要的物理。反過來,當電子、反電子相遇會發生湮滅,(取決于電子對的動能,可以產生兩個以上的光子)。慣性質量全部湮滅了,轉化成了光子攜帶的能量,mec2→Eγ。電子和正電子的質量為 0.91x10-30kg,當電子和正電子湮滅為一對光子時,光子的能量最低為 511 keV。
5
勞厄和克萊因的最終證明
既然認識到相對性原理是要求,那就要把物理定理轉化(transfer)為相對性理論。就動力學而言,相對論的動力學一般來說是很復雜的。1911年,勞厄拓展了普朗克、閔可夫斯基等人關于動力學的工作。他從連續介質動力學著手,把連續介質動力學放到質點動力學之前邏輯上更顯合理。勞厄討論了把力改造為4-矢量形式 F 的問題,以及湊成正確的能量-動量張量的問題,能量-動量張量 T 的分量 ,Txx,Txy,…等應該分別如同 x2,xy,...那樣作洛倫茲變換,見圖(1)。經典動力學方程依然是 F=-▽·T 的形式,▽·T=0 對應的是能量-動量守恒。在相對論語境中,沒有獨立的能量、動量概念了。
圖1. 能量-動量張量。能量-動量張量T是個對稱張量,有10個獨立分量,其中, T00為能量體積密度乘上c-2;Tii為壓力分量, Ti0為動量密度,Tij為動量通量,i, j=1, 2, 3 。
根據勞厄的結果,一個靜止時總能量為E0的完全靜態的系統,即內部沒有流的系統,當它以速度v運動時,有
;
。記 m=E0/c2,則上述兩個公式可以理解為,總能量為 E^0的完全靜態的系統,作勻速運動時其行為如同質量為 m=E0/c2的質點。這是相對論質能關系在動力學語境下的詮釋。
勞厄的推導事先假設靜止參照框架下應力-能量張量是不依賴于時間的。以能量-動量張量為出發點,對分量 T0μ作體積分得到總能量和動量。對靜態閉合系統,守恒率 αkTkμ=0 意味著在靜止框架中應力Tkl的體積分為零。從能量-動量張量分量的洛倫茲變換性質可以證明分量 T0μ的體積分是一個4-矢量,即總能量和動量按照4-矢量變換,這要求
,
,此處 E0 是能量中心參照框架(動量為零的參照框架)下的能量。這樣,這個問題的能量-動量形式就類似一個質量為 m=E/c2的粒子的形式了。1918年克萊因推廣了勞厄的結果,他只需假設系統是閉合的,能量-動量張量守恒,沿世界管 (world tube) αμTμv=0 成立,運用四維的高斯定理,可對依賴時間的能量-動量張量得到質能關系。
6
關于質能關系的再說明
關于質能關系的一個誤解是把核反應的能量釋放過程按照公式 E=Δmc2解釋成了質量轉化成了能量。其實,Δm 是反應前后粒子 (們) 的質量差,這個過程釋放的是結合能。 E=Δmc2的意思是,結合能部分在反應前的粒子里貢獻了大小為 E/c2的質量,這恰是詮釋質量起源會用到的那套語言。 Δmc2反映的恰是原子核層面及其下的結合能遠大于原子、分子層面的結合能。當我們反過來理解質量大于質量總和,也即能量成了質量起源的時候,會有另一種感覺。質能關系可用于理解核過程的能量釋放問題,它也提供了粒子質量來源的問題—基本粒子每一個層面的質量都大于下一層面單元的質量總和,差別來自將構成單元結合到一起所需的能量。這個邏輯鏈條的盡頭,一定著落到一個無質量的構成單元上。
在狹義相對論中,一個質量為m,(在某個參照框架內看來)速度為v的粒子,在這個參照框架內的能量為
。大量的相對論文獻在此公式基礎上任意發揮,臆造出靜止質量和運動質量的說法,即在靜止參照框架內,粒子的能量為 E=m0c2;而質點若運動起來,
,若仍寫成 E=mc2的形式,則有
,m0被稱為粒子的靜止質量,m是粒子的運動質量。進一步的發揮則宣稱粒子質量隨著速度的增加而越來越大,并有人宣稱實驗證實了這一點,連愛因斯坦本人都信了這一點。
必須指出,理解物理要盡可能依托完整的物理圖景,不可以在局部上任意發揮而罔顧學問整體上的自洽性。公式
表達的是一個質量為m的粒子運動時的能量,數學上是個 E=E(v)的函數,不可以把它總按照 E=mc2來理解得到一個質量隨速度的變化—這種理解從數學、物理兩個方面來看都是不合適的。粒子的質量,如同粒子的電荷、自旋,是粒子的標簽。粒子質量就是靜止質量,它是個不變量。公式 描述的是質量為m的粒子在給定參考框架內運動狀態下所具有的能量。特別地要指出,把質量概念應用于光子更加需要謹慎。光子有能量,速度始終為c且沒有參照物。筆者以為,不是光子是零質量粒子,而是關于光子,質量的概念無從談起 (試看它的洛倫茲變換)!關于相對論語境下的能量問題,包括能量的轉化與守恒,需要用嚴謹的動量4-矢量和能量-動量張量的相對論理論加以理解。具有動量p的質量為m的粒子,其能量-動量關系為 E2=p2c2+m2c4 (Dirac, 1928),這才是正確的物理表述。
由最小作用量原理,自由粒子的作用量
,可得與時空共軛的四維動量矢量 (px,py,pz;iE/c) ,這個四維矢量是洛倫茲變換不變的,故有 E2-(pc)2=E'2-(p' c)2=(mc2)2。能量-動量關系又稱為色散關系,具有普適的物理意義。在狹義相對論發展的初期,愛因斯坦的某些認識也是不成熟的(勞厄就批評愛因斯坦對廣延物體的內部動力學使用了非相對論近似),不可以奉為圭臬,更不可以背離科學的規范去任意發揮。
愛因斯坦的結論 E=Δmc2,有一個比較正確的推導過程。設想有質量為m的靜止物體,其向相反方向發射兩束電磁能量脈沖,能量各為 E/2 ,發射后該物體質量變為 m' ,但應該保持靜止(位置不變),因為兩束能量脈沖對應的動量數值各為 E/2c ,方向是相反的。現在,在一個沿著電磁能量脈沖方向以速度為v的觀察者看來,基于洛倫茲變換,動量守恒關系應為
。根據相對論原理,在靜止觀察者眼中,物體發射電磁輻射前后位置不變,則在運動觀察者眼中,物體發射電磁輻射前后的位置也不變,則必有 v'=v,即發射前后相對于觀察者該物體的速度都是v,簡化上式,得 E=(m-m' )c2。這個推導,就不象愛因斯坦的推導那樣,需要作關于 v2/c2的一階近似。
對粒子成立,但對廣延物體是否成立,是需要認真考慮的。粒子的動能該是
。廣延物體的相對論動力學具有內稟的復雜性,不能忽略廣延體系的內部動力學。非相對論物理,可以近似地認為一個廣延的物體的動能具有同樣的形式,速度為質心的平動速度。伽利略的速度相加,使得一個粒子體系的平動動能之和可以表示為質心的動能加上相對質心的動能之和。相對論里的動能不能這樣處理。一個物體的總能量為其靜止時的能量加上動能的說法,只是近似正確。一個參照系中某個力已經對體系做功而在另一參照系中則尚未做功,當然能量就不一樣啦。對于受力的廣延物體,無法定義動能。不知道動能的形式,是無法得到質能關系的!動能的這個困難,使用應力-能量張量就解決了!
愛因斯坦1912年曾假設廣延的物體有類粒子的能量表示,
,這個做法太直接了些。如果是這樣,那還有啥好證明的,令v=0 ,即得 E=mc2。勞厄把建立所有形式能量的慣性(這才是真正的質-能等價性)的建立歸功于愛因斯坦,是因為愛因斯坦首先從相對性原理的角度理解那個等價性的深刻含義。
有一些對損失質量-釋放能量的過程進行測量以精確驗證質能關系的研究,其中甚至用到 n+33S→33S+γ 或者 n+28Si→29Si+γ 這樣的核反應過程。然而,帶電粒子的質量由質譜測量方法可得到一個由電磁技術保證的精度,而中子質量是假設質能關系成立由實驗結果得來的,若反過來被用于證明質能關系的精確程度,那就是循環論證了。類似 E=mc2 這樣的結果,其正確性更多地來自其得來的理論基礎及其同其它理論內容的自洽性。實驗的意義,筆者以為在于實驗結果同公式的明顯偏差讓人懷疑它的正確性;但是,以為這樣的公式需要精確測量來驗證其正確性,就太荒唐了。質能關系一直在使用,從未被驗證——它也無需驗證。筆者愿意再次強調,自洽性和完整性才是理論正確的保證(Self-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of a theory are the guarantee of its correctness)。
參考文獻
[1] Albert Einstein, Ist die Tr?gheit eines K?rpers von seinem Energieinhalt abh?ngig (物體的慣性依賴于其能-量嗎)? Annalen der Physik, 639-641 (1905). 1905年9月27日雜志社收到的。
[2] Albert Einstein, Das Prinzip von der Erhaltung der Schwerpunktsbewegung und die Tr?gheit der Energie (重心運動守恒的原理與能量的慣性), Annalen der Physik,20(8), 627–633(1906).
[3] Henri Poincaré, La théorie de Lorentz et le principe de réaction (洛倫茲的理論與反應原理), Archives néerlandaises des sciences exactes et naturelles 5, 252–278(1900).
[4] Albert Einstein, E=mc2: the most urgent problem of our time, Science illustrated 1(1), 16–17(1946).
[5] Umberto Bartocci, Albert Einstein e Olinto De Pretto—La vera storia della formula più famosa del mondo (愛因斯坦與德?普萊托—關于世界最著名公式的真實故事), Bologna, 1999.
[6] Olinto de Pretto, Ipotesi dell’etere nella vita dell’universo (宇宙生命中的以太假說), Atti del Reale Istituto Veneto di Scienze, Lettere ed Arti, Anno Accademico LXIII, parte II, 439-500(1903-1904).
[7] Henri Poincaré, Sur la dynamique de l’électron,Compte 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140,1504–1508(1905).
[8] Henri Poincaré, Sur la dynamique de l’électron,Rendiconti del Circolo Matematico Palermo 21,129–176(1906).
[9] Max Planck, Zur Dynamik bewegter Systeme (運動體系的動力學), Sitzungsberichte der K?niglich-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rlin, Erster Halbband (29), 542–570(1907).
[10] Hans C. Ohanian,Einstein’s E=mc2mistakes (來自互聯網).
[11] J. R. Forshaw,A.G. Smith,Dynamics and Relativity, Wiley (2009) 看樣子不錯
[12] Lev B. Okun, The Concept of Mass, Physics Today 42(6), 31 (1989).
[13] Lev B. Okun, Energy and mass in relativity theory, World Scientific, 2009.
[14] Tetu Hirosige, The Ether Problem, the Mechanistic Worldview, and the Origins of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History studie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7, 3-82(1976).
[15] Max von Laue, Zur Dynamik der Relativit?tstheorie (相對論動力學), Ann. d. Phys. 35, 524-542(1911).
[16] Felix Klein, ?ber die Integralform der Erhaltungss?tze und die Theorie der r?umlich-geschlossenen Welt (守恒率的積分形式與空間閉合世界的理論), Nach. Gesells. Wissensch. G?ttingen, Math.-Physik. Klasse, 394-423 (1918).
注釋
(1) “原子是個富裕的吝嗇鬼”,出自愛因斯坦1946年的文章。愛因斯坦接著為原子內潛伏著大量的能量而我們卻未曾察覺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一個不花錢的人你根本不知道他多富有。”
(2) 這個說法見于Christian Bizouard的文章 E=mc2 l’équation de Poincaré, Einstein et Planck (E=mc2:龐加萊、愛因斯坦和普朗克的方程)。但是,龐加萊1905,1906年的文章中似乎沒有這個內容。
(3) 漢語把Energie, energy翻譯成了能量,正確的翻譯按說是能。Energy content,或者愛因斯坦用的Energieinhalt,才是能的量。同樣的, mass 反映的是物質的一種特性,quantity of mass 才是質的量。把energy 和 mass 翻譯成了能量和質量,無形中強調了量(多少),而很多時候它們指的是那種性質而不問量的多少
(4) 此處的幾個坐標系應同時理解為參照框架。
本文摘自曹則賢 《相對論-少年版》,科學出版社2019年11月
來源:返樸
編輯:重光
文作者:善生的善生
薩瓦迪卡,我是善生。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配件選購指南,又和大家見面了。
蘋果在配件簡配的路上瘋狂賽高,刀法精湛。所以要想把手機用舒服,配件選購就成了iPhone用戶的必修課。
相比之前的文章,會加入價格參考以及購買推薦,當然還有很多新品評測~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正文。
數據線
蘋果標配的數據線,是TPE材質,耐久度堪憂。而且蘋果的線需要做MFI認證,幾乎每個人都會去額外購買數據線。
來盤點一下今年雙十一那些值得買的線,記得認準MFI認證。
可以實現PD快充的數據線,因為目前第三方MFI可能要推遲到12月份,這里就不說了。目前只能購買蘋果官方的C-L,其他任何線都是破解,很可能升級后就又不能用了,周知。
官方價格149元包郵,如果淘寶賣家在130左右,還是盡量從官方購入。
首先說一下普通材質,也就是和原裝一樣的TPE,重點是非常便宜。
ZMI 普通材質數據線
雙十一到手價29元,還可參加跨店滿400-50。
ZMI紫米MFi認證iPhone8數據線XS/XR蘋果6六7七xsmax手機5s充電線8Plus平板電腦iPad2原裝芯片正品快充3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Anker 普通材質數據線
雙十一到手19.9元,還可參加跨店滿400-50。18個月質保,適合囤一些回去。
蘋果官方認證MFI數據線蘋果6 7 8/xPlus手機充電器線 Anker正品19.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尼龍線
相比普通材質,尼龍線更耐用,抗拉扯和抗污程度都會更好。
ZMI 尼龍數據線
雙十一1米版本到手價49元,黑紅兩色可選,可跨店滿400-50。注意,39元起的是0.3米。
ZMI紫米MFi認證蘋果XS數據線iPhone6/6s/7/8/X充電線器8Plus手機iPad原裝芯片正品xsmax快充充電線加長2米4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Anker 尼龍一代
雙十一到手價58元,材質柔軟18個月質保,可跨店滿400-50。
Anker iPhone6/7/8p/x數據線MFI認證蘋果尼龍充電線匹配升級5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其實每年的雙十一618之類的,數據線方面ZMI和Anker的降價都還是比較可觀的,所以數據線方面這兩個牌子可以重點考慮。
Anker 尼龍二代
二代換了編織紋路,接頭換了合金+噴砂工藝,配色上也有了紅色。雙十一到手79元,可跨店滿400-50。
Anker尼龍二代Lightning to USB蘋果MFI官方正品認證iphone數據線9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ROCK 尼龍線
雙十一到手價42元,可湊單領取店內60-3元優惠券。
ROCK蘋果數據線mfi認證iPhone6充電線器6s手機7Plus加長ipad5短8X原裝芯片快充iphonex正品便攜六平板5s沖電42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凱夫拉數據線
凱夫拉說過很多次了,就是芳綸纖維,可以用于坦克鋼板上的復合裝甲。
線芯加入這種材質,可以有效大幅提高抗拉扯能力,隨意彎折不易壞。
京造 尼龍數據線
這應該是標注凱夫拉最便宜的一根線了,外形模仿Anker二代凱夫拉。不過這個價格能用上凱夫拉,我也是很驚奇的。
京東Plus會員目前售價47元,內心加入芳綸纖維,航空鋁插頭。
京造 MFi認證蘋果數據線/充電線 支持iphone Xs/Xs max/Xr/X/8/7P/5/6s/SE/ipad air mini 1.2米紅49元
京東
去購買
我買了Type-C版本的,基本和這根一致,放張圖大家參考一下
只是這個Logo不太好看
Anker 凱夫拉二代數據線
雙十一到手148元,買一送一。折合74元一根,歷史新低,18個月質保。
Anker Powerline+ 2 拉車線2代 蘋果MFI官方正品認證iphone數據線14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配色也是很養眼,雙色編制聚酯纖維,陽極氧化的合金接頭。除了芳綸纖維,內芯還加入了合金銅,抗拉扯度進一步提升,差不多是目前市面上最耐用的線了。
貝爾金 凱夫拉數據線
這根線不怎么降價,重點是質保五年換新。雙十一售價168元,可參加跨店滿400-50。
Belkin貝爾金蘋果MFI認證數據線iPhone 8/7/X凱夫拉6充電器線plus正品lightning可拉車ipad快充沖電線16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便攜數據線
有時候在外面,經常碰到找不到數據線的尷尬,所以最近買了兩款好玩的便攜線。
Native Union key 鑰匙扣數據線
最近買了幾個好玩的數據線,也一起分享一下。
這是我之前在Apple Store里看到的, 一根很好玩的數據線。
Native Union key蘋果MFi認證快充XS便攜短數據線iPhone8Plus手機充電尼龍14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一起買了一粉y一黑,太太和我一人一根。
可以直接掛到鑰匙上,再也不用在外面找不到數據線發愁了。
掛鑰匙的地方,即使掛鉤也是蓋子,取下來就可以使用了。
尼龍材質,下邊編織成了一個球,看著很別致。
MFI認證,為iPhone XS Max充電可以達到12W。
Moshi 便攜收納數據線
Moshi摩仕iPhoneXS蘋果數據線短便攜iPhone8線創意蘋果充電線短7Plus傳輸線6S線超短款0.1m蘋果手機線21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不同于其他的數據線,這款是盒式的設計。
打開后蓋,可以收納sim卡和卡針。
前段鋁合金掛鉤,可以掛在鑰匙上。
推拉式USB接口
可以直接用筆記本充電。
MFI認證,可以達到12W的滿速輸出
充電器
iPhone從去年開始,已經全面支持PD充電,最大18W。
今年的XS系列和XR,功率進一步提高,峰值可以接近20W。
曲線圖來看,iPhone Xs Max在握手PD后,18W以上功率維持了6-7分鐘
▼ 在這6-7分鐘里,相比上一代提升還是比較明顯的。
▼ 全程電量回升曲線如下,10%-100
iPhone Xs Max充滿耗時110分鐘
30分鐘回電61%,60分鐘回電85%,100分鐘回電98%,相比去年的iPhone X(藍色曲線)快了10分鐘。
但要注意的是Max電池容量為3174 mAh,而去年X的容量為2716mAh。Max有著更大的電池,同時還有著更快的回電速度
另外一點,就是想要實現PD快充,需要購買官方的C-L線。第三方mfi認證的C-L延期了,可能要到下個月才會上市。
PD充電器很多,功率也不盡相同。視自己的情況選擇功率,比如有無筆記本充電需求等等。但是無論是多少W的功率,接入iPhone,還是會識別最大20W的充電,不會發生功率過載的情況,之前很多人擔心這個問題。
前幾天有朋友留言,說自己的iPhone只能用5W充電了,必須使用蘋果自己的充電器才能10W或者12W。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還是幫這幾位測試了一下。
QC3.0接入,跑滿12W
普通5V接入,跑滿12W
今天主要說PD,如果你要買普通5V充電器,無腦買ZMI的QC3.0就好了。
ZMI紫米QC3.0充電器MIX3/MIX2s小米8/8se/6/6x/5/5s手機Max2/Max3快充華為p9p10三星s9安卓note3通用插頭1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完美跑滿12W,說不支持的先看一下自己的表是否有問題,或者是不要相信手機軟件測試的電流。
好,說PD,這里首先曬一個新東西。
ANKER PowerPort Atom PD1 GaN充電器
這是Anker10月底在美國發布的一款PD充電器,第一次成功量產了采用氮化鎵GaN的PD充電器。
氮化鎵GaN被稱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之前就有廠家嘗試采用氮化鎵GaN,但是最后都不了了之了。具體的今天篇幅有限就不聊了,大家只需要了解這是以后充電行業的發展方向。能夠在同樣功率的情況下,做出更小體積的產品。
這也算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產品,應該不久就會在國內開賣。
國內目前好像只有這一個工程機,為了這次的配件指南,費了好大勁才借來了一下。
造型圓潤,啞光白色的外觀。
單口輸出,這面采用了鏡面的設計。
最大輸出27W
和蘋果29W、原裝5W對比下大小,體積優勢非常明顯。比29W(最新的30W也基本是這個大小)小了很多,比原裝5W略大一點。
出門再也不需要帶著又大又重的PD充電器了,一個GaN即可解決出行充電。
重量也只有67g
基本是個正方形
測試下功率,接入iPhone XS Max,第一見到了破20W的數據。
接入支持QC4+充電的錘子堅果R1,也基本跑滿18W
一起借來的還有這個一同發布的100W充電器
雙C口+雙A口,搭載了最新的自動分配技術,根據設備檢測分配功率,可以把100W的輸出最大化利用。這個功率,也能夠滿足兩個手機和筆記本進行快充。
最大功率分配為12W+12W+38W+38W,接入一個A口一個C口,就是12W+88W。
最新的PD技術介紹完畢,我們來說現在可以買到的。雖然今年峰值接近20W,但是用18W其實也并不會慢到哪里去。
錘子 QC4+充電器
首先強推的是這個,18W功率,單口輸出,只要59元。其實QC4+就是PD的分支,所以都是通用的,可以為iPhone提供18W的快充。
除了上面的Anker Gan,這也是目前體積很小的一款PD充電器,同時也是18W里最便宜的。
可惜的是,不知道為什么錘子的天貓旗艦店里下架了這款產品,所以目前只能去官網購買。
【錘子科技官網】堅果手機 - 堅果R1手機 - 堅果3手機
錘子科技是一家制造移動互聯網終端設備的公司,公司致力于打造用戶體驗一流的數碼消費類產品(智能手機為主),主打堅果手機系列有堅果R1手機,堅果3手機等
www.smartisan.com
去看看
Anker 18W PD充電器
新品預售,小個頭18WPD充電器。雙十一京東預售價格128元,定金10元抵39元,到手99元。
Anker安克 18W PD 單口USB蘋果手機充電器/充電頭/USB電源適配器 白128元
京東
去購買
整體和上面的GaN設計一致,不同的是這個是18W的。
和iPhone XS Max對比下大小
單口輸出,Max接入,跑滿18W。
Anker 30W PD充電器
目前雙十一售價129元,已是歷史新低,還可參加跨店滿減400-50。
Anker安克PD單口USB-C充電器30W充電頭支持蘋果MacBook手機平板12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全黑配色,好像這代設計都沒有白色款了,大小和造型和蘋果的差不多。
單口USB-C,支持5V/3A、9V/3A、12V/2A、20V/1.5A,除了iPhone,還可以給Switch、MacBook等充電。 接入iPhone Xs Max,PD握手可以滿速,功率達到了19.6W。價格方面相比官方30W 384元的售價,Anker這個差不多只有不到4折。
ZMI 65W PD充電器
這款是非常推薦的一個PD充電器,65的三口只要149元,居然提前售罄下架了......
我買的還沒回來,就簡單說一下這個。三口輸出,C口*1/A口*2。
65W總輸出,USB-C單口最大45W,USB-A單口最大20W同時支持QC3.0。也就是說你可以一邊充筆記本,一邊充電話,很方便。
如果需要更大功率,還可以考慮這款
小米 65W PD充電器
小米USB-C電源適配器129元
小米
去購買
PD充電器,選購時候記得按需選擇功率,大功率PD充手機也不會過載。如果只充手機,選擇18W和30W的即可,體積會更小一些。
無線充電器
華為已經用上了15W的無線充電,蘋果依舊在7.5W上原地踏步。如果明年再不跟進,又要落后安卓陣營一節了。
無線充,現在支持蘋果定頻調壓7.5W的很多,價格也降下來了,大家一定不要再去購買5W充電器了。
iPhone XS Max 7.5W充電曲線
第三方7.5W無線充電器測試,充滿耗時190分鐘41秒。
全程回電曲線如下,總耗時190分鐘。這個成績和去年測試的iPhone X數據基本一致,但是考慮到Max電池大了不少,所以整體的充電速度是有增加的。還有一個原因是iPhone X的數據是去年冬天測試的,室內溫度只有10度左右。這次的測試室溫為27度,所以理論來說同一個溫度下,Max的無線充電速度的確會比iPhone X快一些。
無線充電器里,最便宜的還是小米
小米無線充電器(通用快充版)69元
小米
去購買
雖然內置的是CBB電容,但是勝在價格便宜。但是需要注意一下這款是不送電源適配器的,需要搭配QC充電器使用,如果你手頭剛好有,那就可以買。如果沒有,按照ZMI最便宜的那個18W,69+29=98元,其實也并不便宜。
ZMI 7.5W 無線充電器
雙十一售價79元,付定金可立減5元。
【雙11預售】ZMI紫米iPhoneX無線充電器蘋果XSmax手機XS快充8Plus閃充小米mix2s三星s8s9專用8正品通用無線沖7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玻璃材質的無線充,事實證明玻璃真的不適合做無線充的表面。太滑了,晚上睡覺都偶爾會滑下來。不過勝在便宜和小巧,注意一下的話放在床頭用還不錯。活動價79元附送一個18W充電器,還是很劃算的。
Anker 7.5W無線充電器
雙十一售價348元,付定金40減80,到手應該是308元。
Anker安克7.5W蘋果無線充電器快充原裝適用于iPhone X QI認證34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這個系列還有一個立式的,
Anker安克7.5W蘋果無線充電器快充立式適用于iPhone X QI認證37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如果你的手機支持面部解鎖,那我推薦你購買立式的無線充,有消息過來看一眼就能解鎖了。不過這款角度有些略過大了,如果能上傾一些會更好。
這兩款賣點是內置了電腦級的散熱風扇,無線充對溫度很敏感,一旦過熱就會降頻,之前的詳細測試里也比Mophie之類的充電速度更快一些。
Native Union 7.5W
立式無線充電器這個也是Apple Store里在售的產品,雙線圈立式無線充。雙十一售價438元,還可參加跨店滿400-50。
Native Union 蘋果Xs/Max/R手機立式雙線圈10w無線充電器iPhone8P快充版Qi 7.5w53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布面的設計,配色是深空灰。左邊的是底座插板,直接插進去就可以了。
布面設計的無線充我很喜歡,現在已經有三個了。看起來很溫潤,不過這個插板位置容易把里面的布掛出來一點。
插上之后就變成立式的了
角度很好,剛好微微靠后面向你的臉,消息來了面部解鎖會更順手。
貝爾金 15W 颶能 快速無線充電器
耐爾金iphoneXS無線充電器蘋果XSMax三星快充XR小米華為15w無線充23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安卓陣營已經準備逐步向15W邁進了,如果現在購買無線充,確實可以未雨綢繆一下,直接購買15W的無線充電器。
看到耐爾金新出了一款,支持15W、10W、7.5W和5W,基本通吃了主流檔位協議。15W目前做的不錯,要求的研發實力也比較高。
外觀還是最近耐爾金的家族化設計,全黑外觀配上碳纖維的紋理
亮點是配備了主動散熱,內置了耐爾金第五代強化液壓風機,可以提高散熱,避免降頻。
168分鐘即可充滿手機,即使無線充電過程里有損耗,充電速度也和原裝充電器保持了一致。這也是搭配風扇帶來的裨益,之前跑過曲線,更好的溫控是可以帶來更長時間的高功率維持的。
之前跟大家聊過我的一個臺燈式無線充電器
用起來還是很舒服的,晚上睡覺直接把手機放上去就可以了。雖然不支持7.5W,但是睡覺充電也無所謂了。
雙十一準備再買一個送人的時候,發現這貨又點了新的技能樹...變成音箱了
Nillkin/耐爾金 幻影Ⅱ無線手機藍牙音箱臥室創意LED護眼臺燈音響25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造型基本沒有變化,只是無線充電部分變成了藍牙音響。
操作區域也集成在了這一圈觸摸板上。
手機殼
今年的官方殼,新配色都是比較好看的,如果你喜歡官方殼,建議入手新配色嘗試一下。
我上圖這個松林綠,但是賣的太好官方斷貨了,所以我還沒收到......
但今年綠色是主流色,各大廠家都推出了綠色的產品。松林綠沒到,就先買一個別的解解饞。
Moshi 風尚布質保護殼
雙十一售價224元,新品首降。
Moshi摩仕iPhoneXS Max手機殼復古時尚新款全包防摔布質保護殼創意個性男女商務殼蘋果簡約硬殼iPhone保護套234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Moshi的殼子在國外一直挺火的,新出的這個風尚布質系列也很好看。
配色就是剛才說的今年流行起來的綠色,布面配上細小的點綴,顯得很特別。表面是TriClean涂層,可以防止日常使用的磨損。
下面還有一個金屬的搭扣,看起來很精致。
正面,邊框略高出屏幕,用來保護跌落式的屏幕損傷。
軟質邊框,兼顧手感的同時,拆裝也更加方便。
我是比較鐘情于透明殼的,之前一直用PowerSupport的硬殼。今年想換一下軟殼,這款也比較便宜,就一起帶了回來。
Moshi Vitros
雙十一預售價格為146元,算是一個不錯的價格了。
Moshi摩仕iPhone XS Max手機殼亮邊框超薄時尚保護外殼黑邊透明軟殼全包防摔防滑新款保護套蘋果Max手機殼21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全透的殼子,可以最大限度的還原iPhone的設計美感,包括后殼玻璃的光澤度。
下面有一個Moshi的Logo,底部全包設計
邊框采用了Moshi自家的金屬氣化技術,邊框可以做出高光澤度的金屬效果,比一般的透明硅膠殼的質感要好上不少。
攝像頭位置也做了獨立保護
剛才逛天貓,看到這個殼子挺漂亮的,也一起分享一下。
耐爾金 奇幻套裝
這是一個套裝禮盒,包括奇幻快速無線充電器、三合一充電線、iPhone X玻璃手機殼
耐爾金 蘋果iPhoneX無線充電器禮盒三星S8S9快充小米華為QI無線充15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挺喜歡這個配色的,不規則的幾何圖案看起來很精致簡約
殼子其實之前聊了不少,今天說說新買的幾個防摔殼。
UAG 尊貴系列
UAG 蘋果iPhone Xs Max (6.5英寸)防摔手機殼/保護殼 尊貴系列 限量碳纖黑418元
京東
去購買
尊貴系列,應該是國內最高端的一個系列,理論抗跌落高度2.4米,過了美國MIL-STD-810G的軍標測試。
背部是UAG招牌的盔甲式設計,這種結構可以在跌落時平衡掉沖擊力。五層結構,主要是橡膠邊框、PC夾層、鋼化過的縮膠、皮革層。四角都有緩沖氣囊突出,
軟質邊框的握感比較舒服,裝甲設計,加上邊框的花紋,防滑效果不錯。
裝機難度一般,因為邊框有軟質橡膠,底部又做了減薄,所以從兩腳頂入就可以了。
邊框高出屏幕,可以規避屏幕著地的碎裂風險。
無線充電 測試通過
LifeProof NEXT系列
LIFE PROOF也是來自美國的牌子,在全美都有著不錯的銷量。理論抗跌落高度2米,同樣過了美國MIL-STD-810G的軍標測試。NEXT系列相比一般防摔殼可以做到防塵防雪。
美國LifeProof新款iPhoneXsMax防摔防雪手機殼蘋果xsmax透明全包保護套NEXT6.5寸硬殼xs創意潮男時尚女透明殼49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NEXT有多色可選,我買的是透明款。 透明背殼看起來比較清爽,TPU材質的邊框握持感不錯,也比較防滑。
仔細看一下邊框,外中內三層,中間的夾層是TPU材質。四角都設計了邊角氣囊。跌落時候用來分散沖擊力。
NEXT系列的拆裝,需要借助一下盒內的一個小翹片,從下邊邊角打開。
LifeProof是六層結構,比UAG還多一層。里面會有一個類似內膽的結構,跌落的時候從外到內會經過6層緩沖來抵消沖擊力。
底部,因為是防塵防雪的,所以內層的揚聲器開孔上做了防護處理。
不需要完全打開,打開一半直接把iPhone放進去就好了。然后把外邊框蓋上就完事了,之前還擔心這類殼子比較難裝,上手發現除了要借助一下小工具,安裝方面還是很簡單的。
無線充電 測試通過
tech21 IMPACT SHIELD
SHIELD系列有三款,透明、煙熏透明和花紋款,我自然還是買透明款了。不過tech21的邊框和背板是一體成型的,所以是比較滑的。如果在冬季擦護手霜,就一定再多加注意一下。
flexshock的邊框,除了底部,四周都是有的。flexshock材料是從最早的D3O演變而來,除了具有D3O的回彈特性,也可以塑造可以塑造形狀和顏色了。
不過這個邊框的造型,就見仁見智了。
外緣高出屏幕,避免屏幕著地碎裂,不過這個高度似乎沒有另外兩個高。
無線充電測試通過
這三個殼子是目前可以找到的,正規渠道的大廠高端防摔殼,在防摔殼里都是不錯的選擇。買來給大家寫防摔殼選購指南的,更多內容,歡迎后續關注一下。
車載支架
之前寫了車載支架的選購指南,更多內容歡迎移步。
一網打盡:車載手機支架選購指南
小編注:想獲得更多專屬福利嗎?金幣加成、尊享眾測、專屬勛章、達人福利任務你想要嗎?如果想要,趕緊來申請認證站內生活家!猛擊此鏈接薩瓦迪卡,我是善生一網打盡系列繼續,之前我們聊了數據線和充電器一網打盡:蘋果數據線年度選購指南一網打盡:蘋果數據線年度選購指南...
善生的善生
|
贊937
評論683
收藏4k
查看詳情
iOttie One Touch 車載支架
之前跟大家推薦過的iOttie,基礎款雙十一預售138元,差不多是歷史新低了。
iOttie One Touch 4空調出風口汽車載手機GPS導航支架15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裝車圖,設計不錯,放在車內也比較好看。
吸盤覆膜上標注著可以水洗,也就是用完之后洗一下可以繼續保持粘度
一鍵開合體驗不錯,單手取放手機沒有問題。
開啟狀態下,手機放上去,稍一用力,兩側夾臂就會閉合固定住手機
可調節位置很多,基本滿足了日常需求。
反裝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機高度,達到和原車的屏幕持平。行車途中,這樣看起來是最自然的姿態
吸盤粘的非常緊,想換個位置取下來都比較費力
玻璃比中控臺更容易吸住,所以自然不會有什么問題
最近又發現了個新奇物種,Ulticase車載支架。
它是一個隱形的磁吸掛載,可以直接吸附在你的中控臺上,避免了安裝支架的不便,這種類型的產品我還是第一次見到。
里面是一個磁吸手機殼,一個超強銣磁鐵,附帶了一枚卡針。
手機殼是拜耳TPU材質的,類膚手感,握感不錯。
中間就是那個銣磁鐵,也叫釹鐵硼磁鐵,號稱世界最強吸力。旁邊是一圈鋁合金掛載,做工挺精致的。
反面是3M膠貼,你可以貼在車內任何地方。3M膠來說,只要你別買到假貨,基本都不會 留下痕跡
這個殼子有點意思,里面還設計了卡針位置和sim卡收納位置。
中間也是超強磁鐵,用來和底座吸附。
試了一下,吸力挺強的。下面不用3M粘上,都不好取下來。
可以粘在車內任何地方,然后就可以使用了。
吸力很強,畢竟是銣磁鐵,劇烈晃動也不會掉落。
這個產品還是很有心意的,避免了進入車內,再把手機放入手機支架的繁瑣。即使是現在的感應開臂支架,也是需要一個可以的等待過程。ULticase這種解決方案就很方便,進車內隨手網上一放就可以了,整個過程很自然。
不足的是想買XS Max的,已經賣光了,所以只能先給備用機用了。
耳機
iPhone的耳機,首推AirPods
Apple AirPods 藍牙無線耳機1199元
京東
去購買
真無線耳機的使用體驗,用了就回不去了。京東的價格漲上去了,據說也快出第二代了,不急的朋友可以等等。
唯一的槽點就是這個外殼,真的是很不耐磨,我的都快成戰斗成色了。
所以我就給帶了一個殼子
Twelve South AirSnap蘋果耳機保護套
雙十一到手價178元,全場滿400-80元。
Twelve South AirSnap蘋果耳機保護套AirPods藍牙無線牛皮收納包18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皮質的保護套挺有質感的,選的黃色,其他還有綠色也不錯。
AirPods放入之后,上蓋也可以卡主,機身也嚴絲合縫的。
下邊有開孔,可以直接充電。
合上的狀態,剛剛好。
如果覺得AirPods貴,又想要真無線耳機,可以看一下Soundcore的這款
Soundcore Liberty Air
安克(Soundcore by Anker) TWS無線耳機 真無線藍牙耳機 雙耳藍牙防水音樂耳機 黑科技雙麥降噪 白色499元
范德安旗艦店
去購買
和AirPods一樣的設計,充電盒+真無線耳機。
和AirPods不同的是,Liberty Air采用了入耳式的設計,穩定性方面會比AirPods好一些。佩戴上的感覺也會更貼近耳道。
耳柄上面的圓形區域是觸摸板,可以實現切歌等操作。續航的話,單機差不多可以維持5個小時,配合充電盒使用,可以達到20小時左右的電量續航
具體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半價AirPods?—Soundcore Liberty Air 真無線藍牙耳機
可能也有朋友不喜歡藍牙耳機,還是偏愛有線一些。比如我太太就經常拿這只耳機聽歌
Moshi Mythro 入耳式耳機
Moshi摩仕 Mythro 蘋果手機入耳式耳機迷灼鋁合金線控男女通用耳機潮重低音低音炮iphone時尚運動休閑耳機23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DR8驅動單元,鋁合金腔體設計,在這個價位上的聽感還是挺好的,低音也比較有彈性。
但iPhone就很煩的取消耳機孔,所以如果你想繼續使用有線耳機,就需要用到轉接頭。
Moshi 3.5mm轉接頭
雙十一價格124元,算是為數不多的降價了。
Moshi摩仕蘋果耳機轉接頭iPhone8P音頻線耳機轉換器蘋果7 lightning轉3.5mm手機iPhone轉接頭蘋果iphoneX通用124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蘋果官方MFI認證芯片,音質和傳輸都會比較穩定。線材是尼龍材質,灰色的配色也挺好看的。
陽極氧化鋁的外殼,抗干擾的同時顏值也足夠。
實際使用,能夠很好的還原出耳機的素質,用了不斷的時間也沒發現有斷續的問題,很穩定。線材柔軟,插在手機上走動也比較方便。
車充
之前寫了車載充電器選購指南,有需要的可以去看一下。
一網打盡:車載充電器年度選購指南(請前往什么值得買站內搜索相關文章)
里面絕大部分依舊適用,只是缺了PD車充。
PD車充現在很多,大家按需購買就行,也和充電器一樣是可以進行滿速快充的
耐爾金 閃銀 PD車充
雙十一價格僅售68元,在PD車充里面算很便宜的一款了。
耐爾金車載充電器PD車充一拖二點煙器插頭usb汽車用多功能快充78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雙口輸出,一個USB-A和一個USB-C,A口支持QC3.0,C口支持PD
功率很好,C口支持PD/QC3.0,最大輸出45W,可以給你的筆記本手機充電。
A口支持最大18W的QC3.0,也能為你的安卓手機或是移動電源進行快充。
比如大疆的Spark無人機,也是支持QC3.0的,所以在車上也能直接給飛機進行快充。
貼膜
貼膜的話,劃重點就是自己貼,別再去路邊天橋上貼膜了。現在的貼膜,膠水和邊緣已經做的很好了,不會再是一個技術工種,完全可以自己買來貼。
礙于篇幅,這里就不多說了,之前推薦的大康、老七、愛否也都可以繼續買來用。
目前貼膜,籠統的可以分為全覆蓋和非全覆蓋,厚度可以分為0.21和0.33.
我現在只屯這兩個牌子的膜,hoda和Benks
這兩個牌子,hoda沒有官方店,都可以去第三方的小店看看。經常會有活動買一送一之類的,我都是那時候買來屯的。送了朋友幾張,自己還剩5張。
買的都是全覆蓋2.5D的,hoda好像是68元兩張,Benks是58元兩張。之前很多朋友問店鋪名字,這里就放一下吧,雙十一也是有活動的。
這種就是全覆蓋了,頂部只保留聽筒,一體性更強一些。
底部的弧邊處理,很順滑。
雖然厚度是0.33mm的全覆蓋,但是殼子也并不影響
移動電源
移動電源很多,推薦大家購買的時候選擇雙向快充的,也可以兼容蘋果的12W,移動電源自身的充電速度也會更快一些。
只說兩個值得買的新品吧。
ZMI 10000毫安時 PD移動電源
ZMI新品,雙十一價格139元,付定金立減10元。
【新品預售】ZMI紫米10000毫安PD快充蘋果移動電源18W超薄大容量Type-C充電寶QC3.0小米手機通用原裝正品149元
天貓精選
去購買
布面設計,相比金屬灰更加溫潤一些,冬天不會冰手。
雙口輸出,輸出規格如下,日常基本夠用。
Anker 超極充 二代
在京東和天貓開啟預售,鏈接放不進來,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充電器+移動電源二合一的產品,出門只需要帶一個就可以了。
二代容量翻翻到一萬毫安時,增加了USB-C口輸出,也符合日益改變的接口使用習慣。
OK,基本就是這樣了。最近公務繁忙,文章內不足之處還請大家諒解。
如果有什么問題,歡迎像「值無不言」那樣,隨時留言或者 @善生的善生向我提問,看到都會回復的。
感謝~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