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明 邊策 郭一璞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千呼萬喚始出來,華為鴻蒙操作系統,今日正式發布。
英文名HarmonyOS,寓意為和諧。
并不像億萬行代碼的安卓那樣笨重,鴻蒙OS不止支持手機,可穿戴設備、車輛、音箱等各個平臺都可用,大到GB級內存,小到KB級內存,全都靈活支持。
而且,鴻蒙OS是終端OS首次使用分布式架構,能做到低時延、高吞吐、高可靠;實現模塊化解耦,可以對應不同設備可彈性部署。
余承東說,鴻蒙OS可以兼容安卓應用,如果安卓無法使用,隨時可以啟動鴻蒙,但考慮到合作伙伴關系及生態,優先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
并且,余承東表示鴻蒙操作系統將會開源。
此外,關于另一款備受期待的產品方舟編譯器,余承東說,這款編譯器未來能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C、C++、Java、JS、Kotlin等都能支持,甚至可以混合編譯。
余承東首先宣布了華為5~10年長期戰略,即向用戶提供全場景全連接的智慧生活服務。余承東現場用了“1+8+N”這個關鍵詞。
所謂1是指智能手機,8是指8個智能設備:PC、平板、智慧屏、車機、耳機、音箱、手表,眼鏡。N是更廣泛的IoT設備。
然后,余承東現場提出問題:
這樣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怎樣的OS才能滿足需要呢?
余承東說,Android、Linux操作系統內核龐大冗余,總共超過2000萬行代碼,而我們平時使用的只有8%的代碼,這兩個系統難以保證不同終端的體驗流暢。
而且, 多終端也對設備安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現在終端設備的操作系統非常多,而軟件生態和硬件綁定,開發者需要為不同平臺開發不同的軟件,降低了用戶體驗和開發效率。
當然,也有很多公司在探索這一方向,比如谷歌和蘋果。
谷歌正在開發“大一統”的Fuchsia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微內核,但余承東指出,它并不是分布式設計,性能較差。
至于蘋果公司,使用的是混合內核,現在系統逐漸分裂,而且生態又封閉。
因此,華為推出了鴻蒙OS(英文名取其諧音,HarmonyOS),它是基于微內核的全場景分布式OS。
鴻蒙OS具有分布架構、運行流暢、安全可信等特點。
首先,鴻蒙OS可以支持智慧屏、可穿戴設備、車載、手機等多種設備,并且根據不同性能的設備靈活適配各種終端,從GB級別的電腦手機、到MB級別的智能手表,再到KB基本的小型智能家居設備都能使用,實現跨終端無縫體驗。
分布式軟總線技術實現了極簡協議,巨頭低時延、高吞吐、高可靠的優點。
運行流暢是鴻蒙相比Android系統的一大優勢。余承東說,目前Android沿用Linux內核調度機制,難以保障用戶體驗。而鴻蒙OS可以實時負載預測,確保用戶體驗流暢,相應時延降低了25%。
余承東打了個比方,Android系統就像所有車輛都擠在同一個車道,而鴻蒙OS相當于給道路劃分出了快車道、慢車道、自行車道,各個進程之間不會相互堵塞。
相比Android鴻蒙進程之間通信效率提升3~5倍。
至于為何鴻蒙OS要采用微內核,余承東說是為了保證內核級別的安全,以后使用微內核將是一大趨勢。微內核天然無root權限,外核服務相互隔離,從源頭提升系統安全。
對于鴻蒙這樣一個可以適配不同終端的OS來說,最重要的生態共享。為此,華為提供了面向多終端開發的IDE,實現在手機、PC、車載設備不同屏幕、不同硬件上的布局自適應。
隨后,余承東介紹了華為自研的方舟編譯器,它未來會支持多語言同意編譯,包括C/C++,Java,JS,Kotlin等語言,最多實現60%的性能提升。
現階段,鴻蒙OS還是保留了Linux內核,主要是從軟件生態的角度考慮,可以兼容Linux、Android、HTML5應用。未來將用鴻蒙OS將用微內核代替所有,并采用方舟編譯器。
因為現在主流的軟件開發者仍然在為Android等系統開發應用,如何幫助他們將軟件移植到鴻蒙OS上,是建設生態的關鍵。
鴻蒙OS借助分布式能力Kit開發跨終端應用,能夠像開發普通應用一樣簡單。
明天發布的榮耀智慧屏就會用上鴻蒙OS,現場華為還公布了一張時間表,明年華為將在手機中用上鴻蒙系統。
余承東表示,鴻蒙隨時可以用在手機上,但是谷歌是華為的合作伙伴,另外也是因為Android生態很成熟,華為會繼續在手機上使用Android。
但是華為不懼“斷供”,如果Android無法使用,華為隨時可以切換到鴻蒙OS。
而且生態系統的遷移也很便捷,余承東說普通開發者只需一兩天時間就可以將Android應用移植到鴻蒙上。
最后,余承東在演講中宣布鴻蒙OS開源,希望和開發者一起打造更強大的OS。
華為鴻蒙OS發布后,余承東也談到了美國斷供的影響:
沒有美國斷供,我們手機能夠做到世界第一。現在,我們還可以坐穩第二。
另外,今天也是“大嘴”余承東50歲生日。
他1993年加入華為,一干就是26年,在他治下,華為手機從無到有,華為手機從弱雞成為全球第二。
所以也讓我們順祝余承東:生日快樂!
— 完 —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簽約作者
?'?' ? 追蹤AI技術和產品新動態
現在的App當中,我們經常需要在原生界面中插入HTML5頁面,需要在兩者之間交互,也就是原生代碼和HTML5互調方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實現的吧!
1.原生代碼調用HTML5頁面方法
例如,app要調用HTML5頁面的changeColor(color)的方法,來改變HTML5頁面的顏色
1)HTML5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2)Android
wvMain.getSettings().setJavaScriptEnabled(true); //開啟JavaScript支持
---------------分割線---------------
2.HTLM5頁面調用原生方法
例如,點擊HTML5頁面的文字,回調原生代碼中的callAndroidMethod方法
1)HTML5
<a onClick="baobao.callAndroidMethod(100,100,'ccc',true)">CallAndroidMethod</a>
除此之外,
html5文件頭
<_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user-scalable=no”>
<_meta name=”format-detection” content=”telephone=no”>
第二句是給蘋果手機把數字都識別成手機號的功能的禁用代碼,蘋果數字都當成手機號撥打很惡心。
css部分
a,button,input,optgroup,select,textarea {
-webkit-tap-highlight-color:rgba(0,0,0,0); /*去掉a、input和button點擊時的藍色外邊框和灰色半透明背景*/
}
注意下面這句非常有用,不寫這句代碼蘋果手機下默認的圓角,代碼重置css也無效。
button,input,optgroup,select,textarea {
-webkit-appearance:none; /*去掉webkit默認的表單樣式*/
}
a,button,input,optgroup,select,textarea {
-webkit-tap-highlight-color:rgba(0,0,0,0); /*去掉a、input和button點擊時的藍色外邊框和灰色半透明背景*/
}
body {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important; /*禁止IOS調整字體大小*/
}
打電話,發短信、發郵件
<_a href=”tel:020-10086″>打電話給:020-10086
<_a href=”sms:10086″>發短信給: 10086
<_a href=”mailto:me@22278.club”>發送郵件: mine@ismyspace.com
css省略號:
white-space: nowrap;
text-overflow: ellipsis;
overflow: hidden;
備注:注意css 已經能夠實現多行省略號,但是只能webkit用所以沒太大意義不說。
css三角形
border-width: 10px 10px 10px 0; //左箭頭
border-color: transparent #fff;
border-style: solid;
width: 0;
盒模型代碼簡寫
盒模型外邊距(margin)、內邊距(padding)和邊框(border)設置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邊距是按照順時針方向設置的:上右下左。
拿margin示例:
margin:10px 15px 12px 14px;/*上設置為10px、右設置為15px、下設置為12px、左設置為14px*/
1、如果top、right、bottom、left的值相同,如下面代碼: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可縮寫為:
margin:10px;
2、如果top和bottom值相同、left和 right的值相同,如下面代碼:
margin:10px 20px 10px 20px;
可縮寫為:
margin:10px 20px;
2015年谷歌I/O大會本周將拉開序幕,新一版Android也將問世,據稱新Android的代號為“M”,有猜測稱,“M”可能是Marshmallow(棉花糖)或者Macadamia Nut Cookie(澳洲堅果曲奇)。Android已經成為第一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但之前各個版本的Android,你都了解嗎?
Android 1.0
第一代正式版本的Android系統發布于2008年9月23日,并未以甜品名稱命名,而是以一個高大上的詞Astro(天文的、航天的、宇宙的)來命名,全球第一臺Android設備HTC Dream G1就是搭載的1.0系統,這是最早最雛形的Android系統,擁有智能手機最基本的功能和理念。
Android 1.1
發布于2009年2月2日的Android 1.1系統被稱呼為Bender發條機器人,主要處理了1.0版本遺留的許多應用程序和系統的Bug,改進了API接口和添加了一些新特性。
Android 1.5
第一代用甜品名稱命名的Android系統是Android 1.5 Cupcake,紙杯蛋糕,發布于2009年4月30日,完善了1.0、1.1系統的諸多不足,比如開始支持虛擬鍵盤、支持桌面Widget等。注意,此后所有版本的Android都以甜品為代號。
Android 1.6
Android 1.6命名為Donut甜甜圈,主要升級包括重新設計的Android Market、開始支持手勢操控、支持CDMA網絡等,并開始支持更多的屏幕分辨率、支持OpenCore2引擎;且開始考慮增加向聽覺視覺困難人群的插件。
Android 2.0
發布于2009年10月26日的Android 2.0 éclair松餅系統,以及隨后的2.0.1、2.1都延續該命名,松餅君主要優化了硬件支持,支持更高的屏幕分辨率,系統界面UI進行了重新設計,運行更加流暢,并且開始支持HTML5。
Android 2.2
2010年5月20日,谷歌發布了Android 2.2操作系統,代號Froyo凍酸奶,該系統主要是進行一系列優化工作,增加了App2Sd功能,整體性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Android 2.3
發布于2010年12月7日的Android 2.3系統代號為Gingerbread姜餅,是曾經一度占有率最高的系統版本。2.3優化了系統界面,操作也更加流暢,加入復制/粘貼功能,支持前置攝像頭以及NFC等前沿技術。
Android 3.X
發布于2011年中的Honeycomb系統是專門為平板設計的,主要是為了更好的支持平板電腦設備,用以和iPad抗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Android 3.X的版本是為平板電腦開發,所以命名體系與其他的版本不同。
Android 4.0
2011年10月19日,Google發布了Android 4.0系統,代號Ice Cream Sandwich冰淇淋三明治,該系統將手機與平板設備進行整合,多個設備共用一個統一的系統版本,擁有全新的UI界面及Linux內核。這一代整體升級幅度較大,增加了大量實用的功能和系統整體用戶體驗的提升。
Android 4.1-4.3
發布于2012年6月28日的Android 4.1操作系統,雖然相比上一代Ice Cream Sandwich在版本號上只有0.1的差別,但谷歌卻給了其一個全新的名字,可以看出這一代的升級幅度也是相當大的,升級最大的體現在谷歌引入的“Project Butter”(黃油計劃),引入了三重緩沖顯示技術,旨在大幅改善Android的操作運行流暢程度,希望能夠趕超iOS,事實上4.1以后的Android系統確實越來越流暢。
Android 4.4 Kitkat(奇巧巧克力)發布于2013年10月31日,是目前Android市場占比最高(39.8%)的操作系統版本,增加了極其酷炫的語音控制系統Google Now、優化多任務處理,同時所有圖標都重新進行了設計。這一代系統主要強調整合,而且大多數功能都與Google本身的服務深度結合。
發布于2014年6月25日的Android 5.0 Lollipop可以說是讓人眼前煥然一新的一代系統,最大的改變是采用了全新的Material Design設計理念,同時支持64位處理器,全面拋棄Dalvik虛擬機轉用ART,效率和流暢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不過目前Lollipop的升級率依然較低,只有9.7%的市場占比。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