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Warning: error_log(/data/www/wwwroot/hmttv.cn/caches/error_log.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Permission denied in /data/www/wwwroot/hmttv.cn/phpcms/libs/functions/global.func.php on line 537
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
第八屆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預通知
來源 |家事法苑微信公眾號
經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批準,第八屆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將于2025年4月20日在北京舉辦。
論壇由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主辦,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家事及非訟程序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承辦。
鑒于您的專業造詣,誠邀參會,歡迎從破解司法難題視角申報論文,為論壇增彩。
現將會議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研討會主題
家事司法的理論與實務
二、會議時間、規模及地點
時間:2025年4月20日(周日)
規模:150人
地點:北京(具體地點正式通知中確認)
三、報名程序
請擬參會嘉賓于2024年12月31日(周二)24:00前,提交報名回執。
(1)嘉賓應用本人手機在線填寫回執(騰訊文檔二維碼,見附件1)。
(2)嘉賓如無法在線完成報名,也可通過郵件提交報名回執(見附件2),論壇指定郵箱:@,主題務必注明“姓名+單位簡稱+第八屆家事訴訟程序論壇回執”;回執應通過嘉賓本人郵箱(與報名回執中一致)以附件形式提交。
歡迎各地法院一線家事審判崗位的法官參會觀摩交流,一家法院原則不超過兩人,以文與會作者不受限制,多人參會單位應指定一位會務對接人。
四、論文要求
論壇原則以文與會,分界別遴選參會嘉賓。
嘉賓在論壇確定的主題范圍內自行確定選題,但應嚴格限定在程序法框架及交叉領域范圍內,超出范圍不予收錄論文集。
論文提交截止時間:2025年2月28日(周五)24:00,過期不再收取;論文應通過擬參會嘉賓本人的電子郵箱以附件形式提交,郵件主題及文件名統一格式:“姓名:論文題目”。
為會務組聯系作者方便,論文結尾處,請務必附上作者姓名、所在單位、職務職稱、電子郵箱、手機號、微信號等聯系方式,與報名表保持一致。
論文指定郵箱:@。
五、參會資格的確認
2025年3月中旬,發布論壇正式通知,發送給經過遴選取得參會資格的正式嘉賓。
六、食宿交通
會議期間,會務組統一安排就餐。參加會議人員的交通及住宿費用自理。
七、會務組聯系人
統籌負責人:
陳愛武(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家事及非訟程序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籌)副主任委員、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電話:,@。
會務執行人:
楊曉林,手機(微信號):
譚 芳,手機(微信號):
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
2024年11月4日
附1:第八屆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參會回執(在線填寫)
附2:第八屆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預報名參會回執
附:第八屆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預報名參會回執
附3: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論文格式規范(暫行)
一、文章題目
文章題目一般不超過20字,居中(小二號黑體),如有副標題,副標題字號為小四宋體。
二、作者署名
論文題目下為作者署名(小三號楷體),文章標題下的作者姓名后用“*”符號,在首頁用腳注注明作者基本情況,其內容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漢族可省)、工作單位、研究(業務)方向。
例如:作者簡介:XXX(1968—),男,XX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
三、摘要和關鍵詞
論文正文前有200字左右的摘要和3—5個關鍵詞(五號宋體)。摘要應能客觀地反映論文的主要內容,表明作者的觀點,并且能夠獨立成文。格式:[內容摘要]、[關鍵詞](宋體五號加粗)。
四、正文
文章正文采宋體五號,段落間距:段前0,段后0。首行縮進2個字符。行間距:最小值0。
五、正文的標題層次及格式
正文標題采一、(一)、1.、(1)的序號設置層次,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層次標題不單占行;文章層次較少時,略去(一)的層級;段內分項的,用①、②、③、④……表示。具體為:
“一 ××××
1.××××
(1)××××。××××××。
(2)××××。①×××××××××; ②×××××××××;③××××。”
字號:一級標題(宋體小四 加粗) ;二級標題(宋體五號加粗);其他下級標題字號與字體同正文(宋體五號)。
六、注釋、參考文獻及圖表格式
1.文章注釋采用當頁末加注方式,當頁單獨排序。引文注釋應為:
(1)著作類:[國籍]著者:《書名》,譯者,出版者,出版時間,頁碼。
(2)雜志類:作者:《論文名》,《期刊名》××××年第×期。
(3)報紙類:作者:《文章名》,××××年×月×日《報紙名》。
(4)英文注釋中雜志名與書名用斜體。文章名用引號。
(5)重復出現的注釋,在同頁的,相連的,后注釋標“同上”即可;不相連的,標“同上+上個注釋序號”;在相鄰頁的,保留作者名、書名、文章名即可,但不同章的不能略。
2.參考文獻置于書稿正文末尾、后記前;體例與引文體例注釋同。
3.圖表應編號,如“圖1”、“表1”,圖題排在圖稿下方,表題排在表格上方,圖應與行文敘述照應,即在行文中要先出現抬注(見圖1、表1)字樣后,才能接著出現圖表。
七、其他要求
數字10以上的一律用阿拉伯數字,但中國古代典籍、年號中的數字,保留漢字習慣;10以下的一般用漢字;法條的條款項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數字之間連接一律用波浪線;超過3位數的數字間一律不加逗號分隔,如10000;20世紀以前年代可用1990年代、1980年代表示,也可沿用20世紀90年代、20世紀80年代,但無論用何種式表示,必須做到全文統一。
文章應盡量避免口語化、報刊語言,如“解放前、解放后”、“建國后”,應準確地表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或“1949年以前”;“文革”一律表述為“文化大革命”。也應避免出現“今年”,“最近”等模糊時間。
八、特別要求:
結尾處,請務必附上作者姓名、所在單位、職務職稱、電子郵箱、手機號、微信號等聯系方式。
智能寫作4.0
1. 私有智庫:單篇對話與向量檢索的智能融合
自建知識庫是智能寫作4.0的一大創新亮點,它賦予了用戶構建個性化知識體系的能力。這一功能不僅支持單篇對話的存儲,使得用戶可以輕松回顧和整理過往的交流內容,而且通過向量檢索技術,用戶能夠實現對知識庫內容的高效檢索。這意味著,無論您的知識庫多么龐大,您都可以通過關鍵詞或短語快速定位到所需信息,極大地提升了信息檢索的準確性和便捷性。
2. 一劃即達:法寶全庫數據的劃詞能力
劃詞檢索法寶全庫數據功能是智能寫作4.0的另一項革命性創新。用戶在閱讀或編輯文檔時,只需輕輕一劃,選中的文本即可觸發智能檢索,系統會立即從法寶全庫中檢索出相關數據和信息。這一功能不僅極大地簡化了信息查找的過程,而且通過實時更新的數據庫,確保了檢索結果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使得用戶能夠快速獲取到最相關的資料和數據。
3. 語言無界:19種語言的智能翻譯大師
智能寫作4.0的智能翻譯功能,支持多達19種語言的互譯,覆蓋了全球大部分主要語言。這一功能不僅能夠實現文本的即時翻譯,而且通過先進的算法優化,確保了翻譯的流暢性和準確性。無論您是需要將中文文檔翻譯成英文,還是需要將西班牙文翻譯成法文,智能寫作4.0都能為您提供準確、自然的翻譯結果,讓您的跨語言溝通和創作更加輕松。
4. 模板王國:6000+文書模板與個性化定制的創意工具
智能寫作4.0提供了6000+的文書模板,覆蓋了法律、商務、教育等多個領域,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這些模板由專業人士設計,確保了其專業性和實用性。此外,智能寫作4.0還支持自建文書模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創建個性化的模板,這不僅提高了文書創作的效率,而且使得文書更具個性化和專業性。
5. 實用工具:賦能司法案例的深度檢索報告
智能寫作4.0賦能司法案例檢索報告功能,是法律專業人士的得力助手。它不僅能夠檢索到最新的司法案例,而且通過智能分析,為用戶提供案例的詳細報告,包括案件的基本情況、判決結果、爭議焦點、法律依據等關鍵信息。這一功能不僅極大地提高了法律研究的效率,而且通過深入的案例分析,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法律條文和司法實踐,為法律實務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第七屆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綜述
主題:新民訴法對家事律師代理涉外案件的挑戰
分享:公維亮 孫敏 段鳳麗 朱長英 費維琦
點評:趙寧寧 劉芳" data-type="live" data-status="0" data-="-@finder-69741-" data-="0" data-="">
第七屆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綜述
聲明:本文已經過作者本人的授權許可;如果轉發,請務必征得版權人的同意
2024年4月21日上午,第七屆家事訴訟程序理論與實務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教學樓一樓1602教室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主辦,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家事及非訟程序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承辦。出席本次論壇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學者、立法機關、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機關、民政部門、婦聯、律師、公證等實務界的代表共計200余人。
開幕式由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家事及非訟程序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籌)主任劉敏主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潘劍鋒、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王軼、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院長方樂、上海家與家律師事務所主任譚芳、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律師、管委會代表何青葉分別代表主辦方、承辦方等進行致辭。
本屆論壇圍繞“家事訴訟程序理論和實務”“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實踐”“家事司法實務中的熱點問題”三個單元展開了深入探討,共有12位來自理論與實務界的專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6位專家與談人給予了的精彩點評。
第一單元“家事訴訟程序理論和實務”由由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熊躍敏主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傅郁林作了題為“家事爭議的緊急救濟和臨時救濟”的主題報告,她認為長期以來,我國民事裁判類型采取“判決-裁定”二分法,形成了“判決=實體性裁判=用于解決實體事項=適用訴訟程序”與“裁定=程序性裁判=用于解決程序事項=適用非訟程序”兩個“陣營”。但這種劃等號的做法無力應對當下日漸多元的訴求,導致臨時救濟的程序選擇被裁判形式或事項的錯誤定性綁架。傅郁林教授認為,應當從司法救濟的目標出發,明確臨時救濟是為了實現實體法上的權益,裁判對象是實體事項,證明對象包括實體要件和程序要件,證明標準可以按照較低標準。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敏作了題為“家事司法中婚姻家庭輔導教育的體系建構”的主題報告,他認為家庭輔導教育機制是實現家事司法正義的重要機制,具體是指在家事司法中要求或者是建議當事人參加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幫助當事人學習掌握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的知識和技能,促使當事人正確處理婚姻家庭關系。劉敏教授首先從家事案件的特殊性、家事司法正義、家事司法人際關系調整功能三個維度論證了家庭輔導教育制度的正當性基礎;其次從制定模式選擇、制度主要內容兩方面對如何體系性構架家庭輔導教育制度進行了說明;最后提出了家庭輔導教育制度的實施路徑。
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谷佳杰作了題為“論離婚訴訟中夫妻財產分割事項的明確化”的主題報告,他指出目前離婚訴訟中對財產分割事項當事人存在諸如“確認財產歸誰所有”“要求把財產給誰”“請求財產分割”等不同表述,在審執分離的模式下導致涉及財產分割事項的判決主文出現可執行性爭議問題。他發現夫妻財產分割事項存在性質界定不明、審理機能缺失、執行結果混亂的問題,認為夫妻財產分割事項本質上是非訟事件、適用非訟法理審理、生效裁判具有執行力,并提出離婚訴訟判決中夫妻財產分割事項的主文應當明確、規范表達。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商盾作了題為“家事訴訟與非訟程序的交錯適用研究——以指定遺產管理人制度嵌入訴訟程序為例”的主題報告,她從指定遺產管理人制度入手,論證了訴訟程序持續、嵌入非訟程序的并行模式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并從被繼承人遺產債務糾紛的訴訟程序、嵌入指定遺產管理人的非訟程序、持續遺產債務糾紛的訴訟程序三個階段進行程序構建。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家事審判庭副庭長巨燕亭法官、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家事及非訟程序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籌)副主任郝振江對前述報告進行了點評發言。
巨燕亭法官表示家事審判和民商事審判不同,法官要積極參與構建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下的富有中國特色的家事審判理論體系,加快推進家事審判庭審實質化改革,堅持愛在始終的情懷。郝振江教授指出臨時措施和緊急措施存在區別,前者與后續的實體審理相聯系;后者常具有終局性,在程序設計上緊急措施可以選擇特別程序,要注重最低限度的程序保障。對于指定遺產管理人程序議題,郝振江教授認為在訴訟程序中直接將民政部門列為被告的做法,無法對是否存在繼承人、繼承人是否放棄繼承這兩個訴訟要件層面的事實進行審查。
第二單元“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實踐”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民法室原巡視員、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顧問扈紀華主持。江蘇徐州銅山區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張小舟作了題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實踐檢視與制度優化——基于X市T區人身安全保護令案件的實證分析”的主題報告,她指出實踐中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數量較少、制度效能尚未充分發揮、證據形式單一、懲罰力度較弱,要強化懲戒措施、優化協同機制、完善配套機制,構建人身安全保護令執行支持體系、家庭暴力防治分級干預體系。山東德州武城縣人民法院民庭副庭長李青作了題為“家事審判改革新問題、新路徑”的主題報告,她認為家事審判改革存在涉家庭暴力案件舉證難取證難、離異家庭未成年人探視執行難、監護人行為不利于未成年人等問題,提出可以成立網格微法庭輔助家事審判和執行的新路徑。江蘇常州天寧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于娜作了題為“我國家事行為保全機制的實踐困境及機制完善研究”的主題報告,她認為當前家事行為保全遇冷,存在法律規范模糊難以操作、人身安全保護令機制替代、保全效果難以保障的實踐困境,要厘清家事行為保全、家事財產保全、先予執行、人身安全保護令和人格權禁令幾種制度,對現行行為保全規范進行擴張解釋,豐富和完善家事行為保全的形式與方式。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講師莊詩岳作了題為“論離婚協議中房屋給與約定的排除執行效力”的主題報告,他認為離婚財產分割協議不具有直接變動物權的效力,離婚后財產分割協議旨在清晰界定婚姻關系破裂后的財產關系,當事人將分割后財產進行再次處分時還有可能涉及交易相對人的保護。他認為接受房屋給與方對訴爭房屋享有的是債權,對于債權能否排除執行可以從社會背景和社會效果、案外人生存權的保障等正向因素,以及案外人與被執行人系惡意串通規避執行、案外人與被執行人的行為具有違法性或不正當性、案外人本身存在過錯等負向因素兩個方向進行價值判斷。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理事趙莉,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肖建國對前述報告進行了點評發言。趙莉副教授指出實務法官們可以嘗試把學界提供的解決方案應用于實踐,檢驗解決方案與現行立法制度是否有效,進而形成論文,實現理論界與實務界更好的交流。肖建國教授認為之所以實踐中很少適用行為保全,誤區在于沒有認識到行為保全除了保證判決執行外還有防止造成其他損害的目的,在該目的下可以保護超出本案訴訟請求的其他法益。在家事非訟程序中可以適用行為保全,但需要對啟動方式、保全必要性審查等方面做出變通。同時行為保全與人身安全保護令、人格權禁令等制度在原理上是平行的,它們在適用范圍和場域方面有所區別。在離婚財產分割協議能否排除執行的問題上,肖建國教授指出離婚財產分割協議本身具有債權效力,原則上不能排除強制執行,若構成特種債權,可以排除執行。此外還要考慮協議是否因經過申請人、債權人認可或具有公示性進而得以排除執行。
第三單元“家事司法實務中的熱點問題”由江蘇南京玄武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潘溪主持。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家事及非訟程序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籌)副主任陳愛武作了題為“家事司法機構專門化的比較考察——以美國為對象的分析”的主題報告,她指出美國家事法院發源于少年法院,在少年法院審理范圍由少年犯罪案件逐漸擴展到少年非行案件、少年放任事件、少年監護事件的過程中,人們認識到問題家庭與問題少年應當作一個整體來處理,家事法院由此產生,并在后續發展中形成了較為成熟組織形式、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這為我國家事審判機構專門化提供了樣本和藍本。陳愛武教授還強調家事審判機構的專門化是其他專門工作機制和方式的載體與抓手,當下我國構建家事法院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山東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齊凱悅作了題為“論家事司法中的心理學的融貫”的主題報告,她認為我國家事司法中心理學的適用存在心理學與家事司法結合的理論研究不足、心理疏導機制作用有限等問題,對此要加強心理學理論與研究成果的轉換性適用、保障心理評估與疏導機制的有效適用、構建療愈型家事司法模式、健全心理學引入相關制度保障和職業倫理規范、保障心理學專業人員參與及復合型人才培養。
福建理工大學法學院法學教研室主任李廣宇作了題為“涉未成年子女離婚糾紛中人民法院開展家庭教育指導路徑與機制”的主題報告,他認為目前人民法院家庭教育指導實踐中指導令內容寬泛、指導模式重獨行輕聯合。應在指導理念上區分危機婚姻與死亡婚姻,前者重修復后者更關注未成年人利益保護;指導類型上可以區分支持建議型、督促履行型、強制教育型;指導流程也可以進行事前、審理和案后的區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朱逸安作了題為“老年人精神贍養權的司法保障研究”的主題報告,她認為在實體維度精神贍養權應當入法且為硬法,精神贍養權是法定贍養義務時代變遷下的自然延伸,是長輩尊親屬享有的一項精神權利,其實現方式包括家庭依賴型、自我滿足型和社會支持型;在程序維度,要為老年人提供友好的訴訟環境,探索診斷修復型的家事審理模式,打造法情交融型的特色判決文書,破除審判執行銜接壁壘,創新家事案件執行手段,構建懲戒激勵雙軌機制。上海格聯(成都)律師事務所副主任、高級合伙人楊竹一,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未成年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員代秋影圍繞上述熱點進行了點評發言。楊竹一律師認為家事審判改革和程序具有特殊性,有必要推行家事審判的專門化;指出實踐中家事司法心理學融貫未能落到實處,法院的心理咨詢室形同虛設,家庭教育指導令也很難落實到民事案件中。
代秋影主任認為可以按照未成年人行為表現和監護狀態將少年家事案件分為預防型、保護型、矯治型三類。對于心理學融貫問題,代秋影主任指出其核心在于建立并完善社會人格調查和家事調查員制度。同時她還表示家庭教育指導的核心在于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痛難點在于個案缺乏專業性指導、后期跟蹤評估不到位;指出保護老年人精神贍養權也要對其家庭親子關系進行審查,考慮其早年是否盡到監護義務。
閉幕式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肖建國主持。他祝賀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并對全體與會代表長期以來對家事程序論壇的關注和熱情表示誠摯感謝。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馬丁對本屆論壇進行了總結。他認為,本次論壇無論是實踐探索還是理論探討,包括比較法研究和法律之外的視角觀察都給大家帶來很多收獲。不過經濟發展其實并不能與美好的生活劃等號,法律和法律制度、司法制度的發達也不能與社會的發達劃等號。為了更好實現家事司法領域的正義,為了維護人民的美好生活,在未來我們還需要在家事審判程序的理論與實務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撰稿人:毛方渭,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
- E N D -
*請認真填寫需求信息,我們會在24小時內與您取得聯系。